宋代词人吕胜己曾于《鹧鸪天》中,写道关于梳子的诗句:“象牙白齿双梳子,驼骨红纹小棹篦。”这两句咏物诗,其实是在以物喻情,表达爱情的愁思。从很早以前开始,常常出现在女子的梳粧台和头发上的梳子,不仅仅是一种工具、一种发饰,它还时常用于艺术表现形式上。
梳子的美丽传说
梳子有一个古老而美丽的传说,据说,梳子起源于华夏上古文明时代,由方雷氏所创。《汉书》记载:“方雷氏,黄帝妃,生玄嚣,是为青阳。”
方雷氏是轩辕黄帝的王妃,据说她从鱼骨中获得灵感,进而发明、创造了梳子。
有一年,黄河流域发了上古大洪水,给黄帝发明舟船的狄货,从洪水中捞了十九条大鱼带回了部落,鱼被吃完,大鱼骨堆了一地。
方雷氏拣起一根,折了一节,不由地端详了起来。她觉得鱼骨非常美观,因而不自觉地用鱼骨梳理披散于肩的长发。在这无意之中,蓬松的头发被梳理得整整齐齐的。但是鱼刺很容易扎到手,也易断。
方雷氏寻思许久,找来了给轩辕黄帝专门做木工的属下,让其打造一把木质样式的鱼骨。经过反复试验,能够整理头发的工具终于成形,这便是梳子的前身。最初得名因是用木头所制,也称为木梳。
自此以后,中华民族使用与传承梳子的梳妆文明时代就开始了。
梳子从古发展至今,已经越来越多样化了,除了具备梳发功能,有的梳子还具备温和养生的材质,也有了保健的功效。
随着梳子工艺的发展,梳子从梳发工具演变成了古代女子的发饰。唐宋时期,更加精美华贵的金银梳篦问世。因此,插梳之风在唐宋盛极一时。近现代女子虽不普遍以梳子插髻来妆饰头发,但是不少少数民族女子仍沿袭了用精美考究的梳子来作发饰的习俗。
七夕送梳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化,古人常以送梳子或纸扇来诠释浪漫爱情。梳子代表相思、代表爱情,是男女之间的定情信物。
古时候,送梳子有私订终身、白头偕老之意。时至今日,有不少情人仍沿袭七夕送梳子定情的这个习俗。
亲人远行,梳头为别。旧时女子出嫁前,有家人为其备送梳子并梳头的习俗,所谓“一梳梳到底,二梳白发齐眉,三梳子孙满堂”,既包含了家人希望亲人顺利平安的美好祝愿,也有爱意的传递。
因为梳子是女人于一生里极为贴身使用的物品,因此能够送梳子的人,代表关系是比较亲密的。若是以赠送的梳子天天来梳理头发,也代表着他与你的关系密切。
梳子也代表健康、快乐!把烦恼一扫而过,把心结打开。梳头会给人精神,带给人自信;送梳子代表一辈子都要纠缠到老的,也是结发的意思。
“七夕送梳”这份浪漫华夏情怀在千百年前甚至漂洋过海流传到了韩国、日本等东方国家,七夕节送梳子的习俗也代代相传下来。直到现在,日本一些定做木梳的老店,在七夕节仍供不应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