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对待说过的话,答应别人的事情,真可谓“一诺千金”,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绝不会反悔的。才有了古代对待诺言的“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的说法。
东汉的范式,字巨卿,是山阳郡金乡县人,又名汜,他和汝南郡的张劭交了朋友。张劭,字元伯,两人曾一起在京城里的太学学习。后来范式请假回家时,对张劭说:“两年后我回来,一定来拜访你的双亲,看看你的孩子。”两人就共同约定了日期。
后来,约定的日期就要到了,张劭就把这事全告诉了母亲,请她准备饭菜来迎接范式。他母亲说:“两年的离别,相隔千里的诺言,你怎么会相信得这样认真呢?”张劭说:“巨卿是个重信用的人,一定不会违背的。”母亲说:“如果是这样,应该为你们酿酒了。”
到了约定的日期,范式果然来了。他登堂拜见了张劭的父母,就一起饮酒,极尽了欢乐后才和张劭告别。
后来张劭卧病不起,病情很重,同郡的郅君章、殷子征从早到晚照料看护他。张劭临死时,叹息道:“遗憾的是还没能见一下我那生死与共的朋友。”殷子征说:“我与郅君章对您尽心竭力,我们如果不是你生死与共的朋友,那么你再想找谁来与你相见呢?”张劭说,“象你们这两个人,只是我活着时的朋友罢了,山阳郡的范巨卿,才是我所说的生死与共的朋友。”一会儿张劭便死了。
范式忽然梦见张劭穿着黑祭服,帽子也没系好,垂挂着帽带,拖着鞋子叫道:“巨卿,我在某日死了,该在某日下葬,永远回到地下去了,您如果没有忘记我,是否能再见我一面?”
范式清清楚楚地醒过来,悲痛地叹息着,禁不住哭泣起来,眼泪直往下掉,于是他就穿上了给朋友服丧时穿的衣服,按照张劭的安葬日期,赶马前去奔丧。
范式还没有赶到而灵车已经启行了。一会儿灵车就到了墓穴,马上要把棺材下葬到墓穴中去了,而棺材却不肯朝前了。他母亲抚摸着棺材说:“元伯,你是否还有什么指望呢?”于是就把棺材停下。
过了一会儿,便看见白车白马,有人痛哭着奔来。张劭的母亲望着那车马说:“这一定是范巨卿了。”一会儿范式就到了,他磕头吊唁,说道:“走吧元伯,死者和生者走不同的路,从此我们永远分别了。”
参加葬礼的上千人,都为他们的别离而淌眼泪。范式便握着牵引棺材的绳索向前拉,棺材这才向前移动了。
这个故事在《三言两拍》中也有,只是结局不同罢了。古人对待誓约的精神,才是我们应该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