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上的小木屋》(Little House on the Prairie)是美国经典名著《小木屋》系列小说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特别适合3-4年级的小朋友阅读。小说带着读者与主人公罗兰一家人,经历一场场惊险而传奇的生活考验。它不仅深受全美儿童的欢迎,也风靡日本。在日本甚至出版了《小木屋食谱》,电视剧也几度重播。
《草原上的小木屋》的作者罗兰‧英格斯‧怀德(Laura Ingalls Wilder)
拓荒童年
这个系列故事的作者是罗兰‧英格斯‧怀德(Laura Ingalls Wilder,1867-1957)。罗兰从2岁起,就跟着爸爸妈妈四处迁移,艰苦开拓,因为那时南北战争刚结束,美国白人掀起了拓荒热潮。罗兰65岁才开始创作儿童小说,她活到90岁。罗兰花了10年,以自己和家人的真实生活经历为背景,写下9本《小木屋》系列小说。
家的气息
故事中,小罗兰和爸爸、妈妈、姐姐和妹妹,驾着篷车在美国中西部到处迁徙,她们在森林里采枫糖;和妈妈一起制做烟燻香肠;爸爸在黑夜里遇见熊;他们差点被湍急的溪水灭顶;爸爸被50匹狼团团包围,却没有带枪;在满布星星的草原上,爸爸拉起小提琴……
这个来自遥远时空的北美故事,对小朋友来说带着神秘的新鲜感,却又透著浓浓的“家”的气息。
美味佳肴
现代的食物过剩,又有不少添加剂,人们难以体会亲手制作美食供家人享用的心灵宁静与感恩,以及食物的原汁原味带来的幸福满满。小说中,提及诸多关于食物的记忆,一切食物都取之于周遭的森林与草原。爸爸冒着严寒打猎,妈妈将猎物做成美味佳肴,透过文字散发出香气:
“罗兰用围裙兜来满满一兜新鲜的、带着香甜味的碎木片。”爸爸说:“山胡桃的烟是最棒的,它可以燻出最好的鹿肉,不管放在哪儿,不管是什么天气,鹿肉都不会坏掉……猪尾巴被烤得‘嗞嗞’作响,一滴滴油掉落在炭火上,‘噗嗤噗嗤’地燃烧起来。”
百科全书
“到了,卡洛琳。我们就在这儿把房子盖起来。”在房子快要盖好,还来不及做门的夜晚,一大群狼将木屋包围。爸爸抱着罗兰望向窗外,看见狼的嘴巴和舌头。在紧张的对峙里,罗兰不忘描写这些野生动物的迷人细节,带领着小读者认识生态环境,探索自然的奥秘。
安顿后,他们又一再面临环境的考验。小说如同一本野外生存指南,将应对方法一一展现在你的眼前:如何挖井?怎样加快挖井速度?为什么要先用点燃的蜡烛检查井底?是谁传播了热病,让他们全家差点丧命?如何在草原熊熊的野火中,保住辛苦搭建的小木屋?如果不能保住,要怎样逃生?
爱与包容
小罗兰与家人互动时的所想所思,也是小说的动人之处。姐姐玛莉乖巧温顺,罗兰则活泼顽皮,她也有忌妒与矛盾。“她想把这些珠子留下来,她觉得胸口热热的,她真希望玛莉不是一个这么好的小女孩。”她曾因为没有像玛莉一样的金发而自卑,但这些都在父母的爱与包容下得到化解。
认识历史
要认识19世纪北美拓荒时代的族群议题,《草原上的小木屋》无疑是最好的教材之一。罗兰温润的笔触、平铺直叙的记录,让那段历史跃然纸上。爸爸不在家时,两个相貌凶恶的印地安人闯入,吃掉了所有的玉米饼。爸爸认为白人来开荒,印地安人必须向西部迁移,罗兰说:“我觉得这儿应该是印地安人的土地。如果这样,印地安人会不会生气?”
1872年在黑山发现金矿后,大批淘金人涌入,压迫印地安人的生存空间,违背了苏族印地安人和美国政府的条约,引发了印地安人和白人的冲突。
后来,在印地安人的抗争下,华盛顿政府命令白人迁出印地安区,罗兰一家再次驾上篷车,展开又一次漫漫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