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2015年12月10日讯】日前,海外中文媒体披露了中共上世纪80年代选拔后备官员的密情,其中谈到在“第三梯队”方案的形成和运作过程中,除了时任中共总书记胡耀邦主导、中组部副部长李锐主管外,中共元老邓小平和陈云也都曾参与其中。选拔结果是,时任中共正定县委书记的习近平被选中,而时任金县县委副书记的薄熙来却落选。
2014年《中国新闻周刊》题为《“第三梯队”名单建立前后:起用一代新人》的文章披露,时任河北正定县委书记的习近平进入了名单。
1982年,习近平从中共军委办公厅下派到正定县任县委副书记,1983年升任县委书记。
正定县因粮食产量高、上缴压力大,在70年代是有名的“高产穷县”。在习近平任内,正定农村开始搞多种经营,出现了养殖专业户和家庭工厂。1983年,县里通过报纸、电台向全国发出“招贤榜”,大量引进专业技术人才。
1984年6月,《人民日报》发表《正定翻身记》指出,1983年,全县专业户发展到3万多个,工农业总产值2亿7千万元,比1981年增长56%。
文章指出,早在1983年省级班子调整时,负责后备官员筛查的李志民就到正定县考察过。考察人员的评价是:习近平生活非常简朴,跟群众一起去食堂排队吃饭,别的领导坐车,他骑自行车下乡视察。1984年,考察人员第二次到正定县与他面谈。
1985年习近平32岁,从正定县委书记调任中共福建省厦门市市委常委、副市长。1999年后,任中共福建省委副书记、省长。2002年,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2007年,任中共上海市委书记,同年,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文章指出,在1984年“第三梯队”名单的基础上,1985年、1986年、1987年分别推出了三个更新的版本。由此推断,习近平能够进入中共最高层,与其名列“第三梯队”名单有直接关系。
薄熙来没能进入“第三梯队”
有趣的是,与习近平经历相似的薄熙来却没能进入“第三梯队”当中。文章指出,1984年,在中共中央书记处研究室、中央办公厅工作的薄熙来主动要求下基层锻炼,到中共辽宁省金县担任了县委副书记。但因为各种原因,他没能进入第三梯队名单。
文中记述,最早提出“第三梯队”这一概念的是胡耀邦。1983年5月,在中共中央为召开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举行的座谈会上,胡耀邦第一次提到三个梯队。他说,中共元老是第一梯队,负责制定大政方针;当时的中共中央书记处和国务院第一线工作的官员是第二梯队,但都不年轻了;所以,下决心搞第三梯队。
在此之前,1982年3月,陈云亲自点名李锐空降中组部主抓中共年轻官员的后备选拔工作。被选择的地方官员文革中的经历,是考察的重中之重。
陈云明确指,文化大革命期间的“三种人”不能提拔,已经提拔的必须从领导班子中清除出去。三种人是指在文化大革命中追随中共中央文革小组造反起家的人、帮派思想严重的人、打砸抢分子。
被毛泽东文化大革命整怕了的陈云警告:不能只看一些人的一时表现好,这些人要爬上来,一旦到了气候适宜的时候,或中共党内有什么风浪的时候,他们就会变成能量很大的兴风作浪分子。
文中没有指明薄熙来存在哪些问题,但从中共元老对“第三梯队”的选人要求看,似乎可以得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