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沙琪玛里有慈禧的“遗憾”。(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昨晚,听闻叔叔提及一美食“慈禧的遗憾”,特殊的名字吸引了我。上网查询相关资料,发现这是将满族人的传统点心“沙琪玛”与西方巧克力做结合的精致甜点。此物源自于清代慈禧太后的构想,亦是她忘不了的“遗憾”。原来寻常可见的点心,蕴含了不少故事与传说,待人们探掘。
撇开忧虑肥胖、体内囤积过多脂肪等问题甭提,随着自己的味蕾喜好品尝美食,是一件幸福的事!知悉美食背后的典故是在安抚口腹之欲之虞,另以知识填补大脑区块的方式来添加满足。
现代的创新美食,源于慈禧构想
众所皆知,慈禧对于美食相当讲究。以现代用语来说,慈禧是个“吃货”。每日面对上百碗佳肴、一桌飨宴的她,自然有所挑剔。御厨能制作出令慈禧偏好的西瓜盅、清燉肥鸭、清汤虎丹等菜肴,慈禧当然亦能开创出新美食。
根据世代皆为满清皇家御厨的老先生所言,慈禧太后非常喜爱食用满族点心“沙琪玛”。然而,当慈禧太后初次品尝到西方的巧克力时,惊讶其美味,亦希冀御厨能将巧克力与沙琪玛做结合。可惜,碍于制作上的温度差异、中西方点心于制作过程上产生冲突,两方的结合始终受到阻碍。直到慈禧太后离世,让她牵挂不已的遗憾依旧没能制作完成。慈禧一定料想不到,百年后,居然有人将她的构想制成产品,与大众共用。真想不到,如今寻常可见的沙琪玛,居然是百年前身居清宫的慈禧所钟爱的点心。
无论清代或现代,皆受欢迎的沙琪玛
沙琪玛又称萨其(齐)马(玛)、沙其玛、马仔。沙琪玛原本是清代关外的祭品之一,当满族入关,将它引进北京之后,才开始流行起来。富察敦崇于记述了北京风俗的《燕京岁时记》中载道:“萨齐玛乃满洲饽饽,以冰糖、奶油合白面为之,形如糯米,用不灰木烘炉烤熟,遂成方块,甜腻可食。”
此外,沙琪玛又被称为“狗奶子糖蘸”,狗奶子即是俗称的枸杞,它是用来制作沙琪玛的浆果原料。当满人入关后,狗奶子逐渐被葡萄干、瓜子等果物所取代。糖蘸则是指当沙琪玛经过油炸后,再沾裹上蜂蜜、麦芽糖终制成。
沙琪玛是以鸡蛋作为主要食材的方形甜点,后世则逐渐研发出黑糖、海苔、杏仁、青葱等多种口味,以及外观小如一口酥的形状等特色的沙琪玛。每一种食物都承载了那个时代的特色与文化,甚至是某位名人的特点、爱好。沙琪玛即是历经朝代更迭,各类文化渗透相融,才成就了我们现今所看见的模样。然而,面对多样的口味与造型,我们还是能够从中见到先人所具备的丰富创造力,是不输给生活便利、汲取跨国文化快速的现代人的。
沙琪玛的坊间传说
具有多样别名的沙琪玛,亦有几则民间传说,在此收录三则稍作描述:
据说被追尊为太祖高皇帝的努尔哈赤在远征之际,品尝到一位名为“沙其马”的将军所携带的点心。这点心原来是将军夫人所制,不仅味道好,还能保持长时间不坏,适合行军时携带、食用。努尔哈赤在称赞其美味后,亦依据将军之名而将点心命名为“沙其马”。
第二则的传说甚为有趣:清代有位姓萨的满州将军,时常要求厨师制作新点心给他食用。对此,厨师甚感烦扰。一日,萨将军竟然因为厨师没能创造出充满新意的点心而发脾气。厨师得知后亦充满怒意,他任意地制作碎面块,并在油炸、裹糖饴等过程中,愤愤不平地唸叨著:“杀那骑马的”。当将军见到前所未见的油炸饼块时,不禁问起点心的名称。带着对将军的愤恨制作点心的厨师一听,慌忙地答道:“杀骑马!”从此以后,点心就被将军称为“沙其马”。
第三则传说则与一民间老翁有关。据说有位制作点心已具几十年经验的老翁,在研创出新口味的点心后,就迫不及待地奔赴到市场去贩售。不料,老天却下起雨来,老翁急忙来到一户人家的门前避雨。结果,碰巧遇到屋主骑马返家。这位主人竟然将装载着点心的箩筐踢翻,点心洒了一地,通通不能食用了。老翁生气又无奈,只好回家去重新制作点心。这次,老翁在大街上贩卖新开发的点心时,受到了大家的喜爱。当有人问起点心的名称时,老翁回忆起整个经过,不禁脱口说道:“杀骑马”。后来人们将此名文雅化,改为“沙其马”。
虽然身处在东西方美食并存的世代中,较难理解慈禧初尝到西方巧克力后,惊为天人,接着心心念念地盼望着御厨能将巧克力与沙琪玛相结合。但是,试想慈禧天天能够尝遍御厨精心烹调与熬制的各类美食的状况下,居然还突发奇想,欲品尝结合了中西方特点的甜点,且因为难以实践而一再挂怀不忘。自此可知,巧克力与沙琪玛这两者,在她心目中的地位就逐日更显得与众不同了。当慈禧看到、吃着“沙琪玛”,想着出自己身的构想,却仍尚未成实品的“巧克力沙琪玛”,这里头究竟会充溢了多少“遗憾”,就留给后者去猜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