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就是”仁义礼智信”。(网络图片)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就是”仁义礼智信”。至于对于“仁”的诠释,儒家始祖孔子都是针对不同的弟子与不同的时机来讲述“仁”的真谛。大致来说,孔子的“仁”就是曾子所说的“忠恕”二字而已。孔子的学生子贡曾问孔子:“有没有一个字,可以作为终生奉行的原则呢?”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吧!”恕,就是宽容的意思。
宽容是一种智慧,是道义坚守中的包容,是对他人的关爱和负责,它需要有宽广的胸襟和与人为善的心态。金无赤足,人无完人,谁能无过?很多人可能在某些方面贤德,却在其它方面犯了错误。因此,不能容人之过的领导者都是心胸狭小之辈,看自己是一朵花,看别人满身都是错。发生矛盾时,错误都是别人的,自己还以嫉恶如仇、眼里揉不得沙子自居,这种性格的领导者必然人缘不好,树敌多多。不能谅解、善待别人,也就自然得不到别人的谅解和善待,最终得不到人才,难成大器。
不以一恶忘其善 李世民深得人心
杜如晦的叔叔杜淹为人不善,投奔唐朝前曾在王世充军中做事。投唐之后又准备委身投靠太子李建成,房玄龄得知这个消息后担心李建成得到杜淹而助长李建成的奸诈势力,于是向李世民启奏,使他能在李世民帐下听用。唐武德八年,庆州总管杨文干作乱,口供牵连到太子的东宫,归罪于杜淹等人。李世民知道杜淹无罪,赠给杜演黄金三百两。等到李世民即位,任用杜淹为吏部尚书的重要职务,参与朝政。由于得到明君的宽恕,杜淹前后向朝廷推荐了四十余人,后来大多成为知名的人才。
杜如晦的弟弟杜楚客也犯了一个错误,他帮助魏王李泰拿着金子贿赂朝臣。唐太宗听说之后,忍隐不言,没有宣扬杜楚客做错的事。等到东窗事发后,唐太宗才公布了杜楚客的错误,却又宽恕了杜楚客,免其死罪。不久又让杜楚客担任处化县令,给他改正错误、为民办事的机会。
千古一帝的唐太宗李世民心宽如海,即能容下杜淹之过,也能容下杜楚客之过,给他二人改正错误的机会,轻易就赢得了他二人的心。人的一生肯定有作恶的时候,但恶有大有小,改与不改也将给自己的人生带来不同的结果。作为领导者不以一恶忘其善,爱民如亲就能使万众归心。
汉文帝宽容惜良将 边防固若金汤
边境云中郡(今内蒙古)的太守魏尚,是一员良将,他治军严明,爱惜士兵。但是有一次,魏尚在战报中写的杀敌人数比实际人数多了六个,汉文帝刘恒因此认为魏尚有虚报战功之嫌,把他撤职查办。
有一天,刘恒和中郎署长(总统府卫队长)冯唐聊天,得知冯队长的祖父是赵国人,因为刘恒以前的封地代国和赵国很近,两人便谈的越来越投机,自然的就谈到了赵国名将廉颇和李牧。刘恒感慨说道:“我为什么就得不到廉颇、李牧这样的将军,有了他们,我还用得着担心匈奴吗?”没想到,冯唐却说:“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译文:“给您廉颇、李牧,您也不会用。”)刘恒听了,非常生气,便转身进屋了。
过了一会,刘恒冷静下来,把冯唐叫了进来:“当着那么多人,您都不给我个台阶下,您就不能私下跟我说吗?”冯唐答:“我是个粗人,不知道忌讳。”刘恒因为最近匈奴骚扰边境的事,正闹心,就问他:“您为什么说我不会用廉颇、李牧?”
冯唐对刘恒说:“我听说古时候任命将军,君王要跪着给将军推车,而且还告诉将军:‘朝中的事我来管,外边的事您说了算。’军功和赏赐都是由外边的将军决定,回来的时候再上报给朝廷,这不是空话。我爷爷说李牧当初就是这样。现在,我听说,魏尚当太守的时候,把军中市场上收的税都分给士兵,还自己掏腰包买牛肉给手下的军官们吃,匈奴因此不敢靠近云中要塞。将士们努力战斗,现在仅仅因为战报的数字有一点不符合,就撤了魏尚的职,还要关他一年。我从这件事上看,认为现在就算有李牧、廉颇,您也不会用。”
于是,“文帝说(同‘悦’)。是日令冯唐持节赦魏尚,复以为云中守”(译文:刘恒一听,乐了,原来这么回事啊。他立即让冯唐带着自己的符节,去向魏尚发布“元首特赦”。)魏尚复职,匈奴又头疼了,汉朝的边防多了一个坚固的保障,从此不敢轻易来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