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市玉海中心小学的数十名家长,早前到新舍校操场视察,有家长逗留10多分钟就感觉不舒服。(网络图片)
【看中国2016年05月24日讯】毒跑道再现,浙江瑞安一小学多名学生流鼻血发烧。近日,温州网友发微博称瑞安市的玉海中心小学(原一小)新校区惊现毒跑道,多位孩子出现流鼻血,过敏,咳嗽,反复发烧等症状。记者核实后确认,确有一些孩子出现问题,学校已于5月20日停课,并对全校学生进行分批体检。(5月21日《现代金报》)
去年,多地家长集中反映、多家媒体介入调查,让“毒跑道”迅速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也引发了铺天盖地的质疑和口诛笔伐。现在看来,“毒跑道”的问题依然未能得到根治。这其实并不出人意料,自从塑胶跑道出现和日渐盛行,与其有关的负面新闻就时有所闻。2003年,还曾经出现过针对塑胶跑道有毒无毒的争议,也有专家不断呼吁“尽快终止学校体育场地铺设塑胶跑道的做法”。只可惜,由于塑胶跑道自身所具有的实用性和便利性,这个行业还是迅速发展壮大起来,不少学校都将其作为学校硬件设施升级改造的一项重要举措来进行,争先恐后建起了塑胶跑道。而跑道的安全性却常被有意无意忽略,导致一些不合格甚至有毒的跑道混入校园。隐患不断累积,直至导致今天这种问题集中爆发的局面。
“毒跑道”再现,再次提醒我们对各地、各个学校的塑胶跑道进行一次拉网式的大排查刻不容缓。没有发现问题的,可以继续留用;发现问题的,不管毒性大小,都必须立即采取措施予以解决;无法彻底消除毒性的,就必须坚决予以拆除,不能任其继续挥发毒性、戕害学生的健康。除了“治标”之外,还要有“治本”之策:
其一,制订严格标准。相关部门应及时组织专家和业内人士进行研讨,在调查研究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及早拿出更严格、能够确保安全的塑胶跑道标准。这个标准,既要涵盖塑胶跑道的各项指标和要求,也要有检测的方式方法和具体标准。有了明确细化的标准,监管起来就有了科学的依据。
其二,明确监管责任。从塑胶跑道的招投标到建设施工,从产品工艺到生产检测,所有的环节和流程都必须置于严密的监管之下,不能有任何轻忽,更不能人为“放水”。比如有毒塑化剂,在国外儿童产品里是禁用的,为何在我们这里,却可以堂而皇之成为塑胶跑道的原料?谁该为此负责?
其三,加大处罚力度。发现“毒跑道”,不仅要及时拆除,还要倒查责任;不仅要追究学校的责任,对负有监管之责的相关部门,也必须予以深究,并且追究到人。特别是如果其中存在利益勾兑等违法违纪行为,更须一追到底。否则,“毒跑道”今后还会再现。
同时,还应举一反三,查查校园里除了“毒跑道”,是否还存在诸如“毒桌椅”、“毒校服”等其他安全隐患。安全大于天,更何况事关孩子,必须千方百计确保万无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