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理工大学的研究生李鹏,死在该校副教授张建雨开设的简陋工厂里。张建雨是李鹏的硕士导师。(网络图片)
【看中国2016年05月31日讯】(看中国记者董林杉综合报导)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雷洋在警方执法过程中离奇死亡尸骨未寒,另一名研究生,华东理工大学的李鹏在导师开设的简陋工厂中做试验爆炸身亡,再一次掀起舆论风暴。关于李鹏的导师如何违反校规办企业、如何不让研究生正常发表论文、如何控制学生为自己打工等等,都在“李鹏之死”事件中曝光了出来。
据《新京报》报导,5月23日15时,上海市青浦区一家名为“焦耳蜡业”的公司发生爆炸,近200平方米的彩钢板厂房坍塌。事故造成3人死亡,其中的李鹏是华东理工大学的研究生。
据悉,李鹏的导师张建雨持有事发工厂的股份。此外,张建雨在上海、浙江等地投资有多家工厂,之前,他曾多次安排学生在这些工厂进行商业研究或实习。
华东理工大学早在2007年便明文规定,除学校允许外,禁止教师在校外企业进行实质性兼职,教师也不能作为法人开办公司。
报导指,张建雨商学不分,在外投资多家工厂;李鹏之死实肇因于此,也诠释了商学不分、教授老板化对于师生关系的扭曲异化,对于教育和学术的戕害。
首先,张建雨自己无心教育和学术,发表论文甚少,投入大量精力在企业上追逐商业利益不说,学生也沦为其麾下的廉价劳动力、打工仔,在经济层面受到盘剥。李鹏的一位同学说,张建雨给学生开的工资或者补助都比较低。
其二,研究生只做实验室实验即可,而全无必要做中试放大实验。李鹏的一个研究生同学说,在实验室环境下,李鹏的研究方向确实没有太大危险——实验室的安全措施比较完善、控温精确,试剂用量也小,一般只有几克。李鹏的导师要求他进行一次中试放大实验,将一种相变储能材料进行工业化尝试。该实验涉及的原料硝酸钠和硫氰化钠反应时会放出大量的热,“在实验室里小剂量操作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在工厂里进行大剂量的实验,就有可能爆炸。”
令李鹏最为焦虑的是,他生前居然连论文都未能如愿发表。按学校规定,作为硕士研究生,李鹏将所做课题完成后发表学术论文即可毕业,但李鹏的同学和家人都表示,李鹏曾多次向他们抱怨导师不让他发文章毕业,而希望他将实验室做出的成果工业化。
据其同学介绍,李鹏这样的研究发现,已经够得上核心期刊的发表标准。而今李鹏生前的研究成果、学术生命,也随着那声剧烈爆炸而烟消云散。
华东理工大学一位要求匿名的教师则告诉《澎湃新闻》,把研究生当成廉价的劳动力,为导师获取商业利益的现象确实存在,“现在很多研究生称呼导师为老板”。
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艾肯商学院教授谢田对此表示,导致上述现象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中共的教育产业化、商业化,让原本教书育人的职业被扭曲得充满铜臭味。他说:“以前中共搞的教育产业化,鼓励创业,实质上造成很多这种利益冲突的角力,这样对中国教育来说是不好的,对学生来说也是不公平的。我想中国现在的问题是,社会处在一个以权谋私和权力高于一切这样一个氛围之中,它很多腐败的恶习,也延伸到教育界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