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尔,想起被知识所震摄的往昔。那种惊骇来自于知识过于深奥难懂,让人不知从何开始理解的徬徨迷茫,同样亦因为知识过于庞大严谨,令人不知从何组织这些碎裂无章的拼贴式印象。虽然能够从书本中的几行文字就找到了共鸣,可是吊诡的是,安稳的力量,往往是赋予苦痛的来源。于是,我们既要从知识中获得安定,却又因此而摇摇摆摆,无所适从。
学习,所谓何事?
很多人在求学过程往往都是一边抱怨哀叹,一边读书苦撑,撑久了,似乎也就渐渐地习惯了那种苦闷。脱离了求学历程之后,回过头来再看看以往那些书籍,感触又不同了。
不知道将自己抛掷在一堆书籍里头的人,是如何的想法,是真切喜爱知识的人?还是喜爱书香气息的外在氛围?还是遭遇困惑,进而学习?还是被逼迫学习进取?
不管你是秉持何种想法,至少都切实执行了。接下来就是持之以恒地沉浸在知识学问中,切勿半途被击垮而放弃。半途被击垮的情况有很多种,例如被庞大的知识体系所挫折、与知识之间充满隔阂、觉得自己不够聪颖等。学习需要天分,更需要不停摆的努力,而承认自身条件不足的确不太好受。但,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只是找不到适合自己的最佳方法,以及缺乏坚持到底的恒心。
求知,不应受昏庸聪敏之圈限
〈为学一首示子侄〉一文,提醒求学者别受到资质所限制。(图片来源:Pexels)
大家应该都听过四川二僧欲往南海的故事,话说两位僧人一贫一富,当贫僧告诉富僧他准备动身前往南海时,富僧问道:“你仰仗什么前往南海?”贫僧说道:“我只需要一个装水的瓶子与一个盛饭的钵就足够了。”富僧说道:“我数年来想要雇舟前往,都尚且无法办到,你又凭什么前往呢!”隔年,贫僧自南海归返,并把自己前往南海的事情告诉了富僧。富僧听了,不禁面露羞愧。这真的是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这个知名故事,出自于清代文人彭端淑所撰的〈为学一首示子侄〉(收录于《白鹤堂文集》里)一文。此文一开始,彭端淑即言:“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人们为学有困难与容易之分吗?学习后,困难的学问就会变得简单了;不学习,简单的学问就会变得困难了。
在成都锦江书院担任多年山长的彭端淑饱览群书,看遍无数向学者,他撰此文的主意在于劝勉求学者不要受限于资质昏庸或聪敏,而应该要自学不倦的勤奋努力,如此才能激发自己最大的效能。他举二僧的故事,就是要告诉大家:“仅依靠聪明敏捷而不学习,是自行挫败;若不自限于愚昧平庸,努力学习不倦,则能尽自己的力量习得知识。”况且,读书百遍,其中的意义自见,质庸的侷限自能跨越。
成就终须努力获得
不过,虽然许多人都会引用爱迪生的“天才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之言来自勉,可是谁能抗拒聪颖天资的诱惑?依赖资质天分,不需多加努力就能够展露成就,毕竟是牵涉了少数人才拥有的“生而知之”的荣耀层面,因而其次的“学而知之”,虽是我们大多数人所能展现出来的能力,但还是令人不由地偏好天生智慧。听过众多自幼就聪敏过人的著名事例,亦别忘以方仲永来做借鉴。王安石在《伤仲永》中,述及天赋异禀的方仲永,五岁时不曾识得文房四宝,却会作诗。当他父亲带着他四处炫耀文才,在缺乏后天的努力学习之下,逐渐变得与常人无异。再来说说音乐神童莫札特,他在三岁时就展现绝对的音准与神奇的记忆力,六岁就会谱曲。但他持续学习音乐技巧,终成就不朽的历史。可见,通悟得自先天,在后天的不怠进修,能够被磨练地更加精粹锐利。
我们不可能都像天才那样,彷似不经意就成为传奇,但是我们却都能够透过一遍又一遍地坚持学习,尽力达到自己想获得的境地。这可能需要一段辛苦历程,亦有可能需要跨度一段看不到边境的惶惑。但就这样边琢磨边坚持地努力下去,未尝不可?明晃晃地刻划著因勤奋而日渐积累成果的痕迹,总好过未曾展开行动,却只空想、构织著美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