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7日,北京人大附中考场外的考生和家长。(图片由网友提供)
【看中国2016年06月11日讯】这几天,高考虽已结束,但有关高考的各类报道和讨论余温未散,无论是大陆媒体还是海外媒体,都对中国高考给以了很大关注。
由于人数众多,对中国考生的意义又极其重大,高考令国外媒体感到惊讶。这场考试的结果会决定一个学生未来就读的大学,甚至在某种意义上决定了考生未来的人生,而高考失败也意味着家庭对考生的失望。
近日,《BBC》发表文章,以一家外媒的视角描述了其眼中一年一度的中国高考,甚至在标题中用了“可怕的”这样的字眼来形容中国的高考。
近年来,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使得中国大陆催生了许多与高考相关的产业和习俗,有些实在令外国人费解。比如,“高考房”、“高考保姆”、“高考圣地”,都是近年来由于备战高考而衍生出的新“产业”,它们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高考经济”,使中国的投机者为高考而陷入狂热。
对于高考生来说,复习是他们最重要的日常生活,为了辅助他们的复习,“高考保姆”的职业应运而生。这些“保姆”往往都是学习成绩好的大学生,他们的主要工作是在考生高考冲刺阶段陪考生熬夜复习和交谈。据一位正读大一的上海“高考保姆”介绍,只要陪客户聊天并陪他熬夜,便能获得每天300元的收入。
为了高考期间能有充裕的时间休息,许多考生还住进酒店“高考房”。很多的酒店还会提供高考套餐,有些套餐甚至能标上每晚2000元的高价。虽然价高,许多酒店都是供不应求。
更让人跌破眼镜的是,中国还出现了可供前往“朝圣”的“高考训练营”。其中最为有名的训练地点是安徽省的毛坦厂中学,每年大约有20,000名高考生前往集训,而这一项目会花费每位考生至少8000元。训练营中禁止使用手机和电脑,学生将会住进没有电源插头的特殊宿舍,当地政府甚至会关闭整个镇的娱乐设施,迫使考生们除了学习外没有别的选择。
最让人吃惊的是,有的学生和家长为了分数竟不惜重金请人代考,有的不惜花费几百万。而替考者为了巨大的经济回报,竟然冒险伪造身份证、准考证,以替代真正的考生参加考试。如果能让学生顺利进入一本大学,替考者可以获得高达25,000元的收入。为此,今年高考,各地不仅加强了对高科技作弊手段的防范,还制定了相关法律,替考者最高可获刑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