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2016年06月26日讯】中国政府已经恢复银行的利率管制。采取行业自主管制的形式,首先在北京设定了贷款利率的下限和存款利率的上限。中国计划淘汰存在过剩产能的企业,新不良债权的发生被认为不可避免。为此,中国冻结此前的利率自由化,通过加强银行的盈利能力,顺利推进不良债权的处理。
新的利率管制以法人业务为主要对象。中国人民银行(央行)确定的基准利率是期限1年的贷款为4.35%,管制为将以其90%作为下限。而存款则将基准利率(期限1年为1.50%)的1.3~1.4倍定为上限。
该管制在北京采取银行加入的行业团体的自主规则这一形式,实际上将是基于中国人民银行指导的利率管制的恢复。央行似乎在大连也启动了相同内容的指导,有可能将利率管制扩大至全国范围。截至目前,通过向央行汇报,允许利率管制的例外情况。
中国将人民币的国际化定为目标,作为其中的一环,此前一直在推进国内的利率自由化。2013年7月取消了贷款利率的下限,2015年10月取消了存款利率的上限。其意图是在继续实行汇率管理的背景下,首先推行利率自由化,以减轻经济的扭曲。但由于此次恢复管制,将在事实上取消自由化。
中国决定重启利率管制的背景,是在经济减速的情况下,不良债权的发生正在加速。银行背负的不良债权截至2016年3月底达到1.3921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成以上。此外,不良债权的后备军达到3.2万亿元。
中国2016年1~3月国内生产总值(GDP)实际增长率为6.7%,降至7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之后出口和民间投资持续低迷,仍未确认经济是否已经触底。
此外,中国政府打算淘汰钢铁和煤炭等背负过剩产能的企业,在这个过程中,新增不良债权的发生是难以避免的。如果对不良债权的增加放任不管,金融系统有可能变得不稳定。中国当局认为,即使金融自由化出现倒退,仍不得不优先确保金融机构的利差和财务状况。
不过,管制强化也存在弊端。如果导致存款利率的下降,资金的一部分有可能流向不透明的影子银行,房地产投机等有可能更加趋于过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