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佛教中的四大菩萨,分别为: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音菩萨、地藏王菩萨。这四位菩萨的坐骑都不一样,各自象征的含义也有区别。虽然神佛的世界悠远难视,境界高远到只能琢磨、尊敬地探论。然而,民间传说与小说喜爱提及,意在串联神佛与世人的关联,连带的神佛的坐骑亦喜爱论究,这其中其实反映了人们的心灵寄托与理想,同时衬托出神佛信仰的重要性,更揭示了修炼文化的悠久。
文殊菩萨的青狮
文殊菩萨乃是菩萨之首,坐骑青狮为百兽之王。(图片来源:Pexels)
文殊菩萨是佛陀的左胁侍菩萨,是智慧的代表。因为德才超众,位居于菩萨之首。文殊菩萨手持慧剑,象征是运用智慧的利剑来斩断烦忧,明辨是非,除恶修善。他的坐骑是一只威猛的青狮,象征著无坚不摧、战无不胜、所向披靡,他的狮吼则能震慑邪魔。
你可知,吴承恩可是在《西游记》中,着墨了青狮两回喔!难道是吴承恩对文殊菩萨的坐骑情有独钟?还是,其中另有隐意?有些论者认为,这是两只截然不同的青狮。无论实情如何,都是文殊菩萨的坐骑。既然是菩萨之首的青狮,那么吴承恩会如何叙述牠的威猛呢?
在《西游记》第三十九回〈一粒金丹天上得 三年故主世间生〉中,当文殊菩萨手持着照妖镜,照射出青毛狮王的原相时,青狮的凶相是这么被描述的:
眼似琉璃盏,头若炼炒缸。浑身三伏靛,四爪九秋霜。搭拉两个耳,一尾扫帚长。青毛生锐气,红眼放金光。匾牙排玉板,圆须挺硬枪。镜里观真相,原是文殊一个狮猁王。
在第七十五回〈心猿钻透阴阳窍 魔王还归大道真〉中,吴承恩又再次描摹了兽王之威的模样:
凿牙锯齿,圆头方面。声吼若雷,眼光如电。仰鼻朝天,赤眉飘焰。但行处,百兽心慌;若坐下,群魔胆战。这一个是兽中王,青毛狮子怪。
以及牠面对孙悟空在洞门叫嚣,遂取披挂出洞的威武样态:
铁额铜头戴宝盔,盔缨飘舞甚光辉。辉辉掣电双睛亮,亮亮铺霞两鬓飞。
勾爪如银尖且利,锯牙似凿密还齐。身披金甲无丝缝,腰束龙绦有见机。
手执钢刀明晃晃,英雄威武世间稀。
只可惜,纵然青狮被描述地再雄威,牠在把孙悟空咽下肚后,没料到遭到机灵的悟空又是耍酒疯地扯肚,又是被金箍棒迸碎了门牙,又是以豪毛变成的绳来栓扯心的,逼得一旁的两怪急忙帮忙求情。这是否意味着,私心过重的两坐骑,绝对比拼不过一心伴师取经、不畏修炼艰辛的孙行者的!这一回最终,由佛陀召来了两位菩萨,私自下凡的两坐骑才乖乖地跟着主人回去。
身为救渡众生的菩萨坐骑,居然怀持私念邪心,牠不见主人,就敢胡作非为。这般行径是否告诫每一位修炼者,一丝一念都得注意,难道非得要有个正道修炼的榜样陪伴在身边,由他来制住我们内在的邪魔,才能时时刻刻自我提醒,不会失足堕落吗?或者说,修炼是艰苦严肃的,稍一不甚,都有可能发生过失。
青狮两次下凡的不同
比起第二回的私自下凡,第一回的现身,青狮可是身负任务下凡的。在第一回中,若是被悟空一棒击打,倒显得无辜了。起因是这样的,佛陀差遣文殊菩萨前来度化乐善好施的乌鸡国王,谁知乌鸡国王被菩萨化身的凡僧之言所恼,将他綑绑且浸泡在河水中三日。待菩萨回奏佛陀后,青狮即奉佛旨前来,化为全真道士登坛解旱,在与乌鸡国王结为兄弟后,推他落井。乌鸡国王因为先前的不敬,才酿生出后来的劫难,他苦等到悟空师徒前来,方得了结因果报应。
吴承恩还不忘借由悟空的正义之言,来带出青狮并无造出任何灾害,一切只是为了让乌鸡国王偿还他理应归还的不敬之罪:行者道:“你虽报了什么一饮一啄的私仇,但那怪物不知害了多少人也。”
菩萨道:“也不曾害人,自他到后,这三年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何害人之有?”
所以说,青狮下凡,一来是为让乌鸡国王一尝果报,二来是让唐僧师徒的取经之途再添考验,以坚定修炼心志。
(待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