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招聘会。(网络图片)
【看中国2016年10月11日讯】我喜欢慢时光,所以选择不大不小的城市生活,有人说:“大城市的机会多”,其实不是大城市的机会多,只是大城市集中了全国的大部分资源,在集中了大部分资源的地方,生活成本也是高不可攀的,那么到底是大城市的上升渠道多?还是在大城市沦为白蚁的概率大呢?这都是很显而易见的问题。
可以不随波逐流,选择慢生活,但也要适应慢生活的基本生存技能,慢就业并不能和慢生活相提并论的,非慢就业在于,毕业后就可以就业的人所学的专业是适应现代社会的畸形需求,而慢就业的大多数所学的专业并非如此,尤其在经济下行的时代背景下,以及房价在一度虚出新高潮的悲惨景象下,慢就业真的是一个鸡汤式词汇,并且鼓舞着“啃老”意识的进一步发酵。
以我们新闻专业为例,在一条背离了新闻真实性、时效性以及最关键的监督性原则之后,我在新闻单位工作的兴趣就减少了一大半,而新闻工作者在官方意识的控制之下,进行畸形的市场化转变,新闻工作变成了半歌颂半拉广告的形式,所学的专业在工作中最终竟成了拉小广告的,这样的工作还有什么意义值得为之而奋斗呢?而收入又是少的可怜,有的新闻工作单位甚至几个月发不下工资。那么是新闻工作不被社会需要了吗?并不是,只是新闻工作在几十年的花瓶化中,最终被市场所抛弃,丧失了收入,官方也就不再养着这么个庞大的花瓶,只是会精准的养一些必要的,其他的死亡只是时间问题,新生的必然是符合市场规律,回归新闻本质的私人媒体,这是官方不愿意看到的,但又是新闻必须重生的。
那么其他行业呢?在所有的行业都不如房地产的时代,任何一个大学生只要不是这个领域专业毕业的,大家都可能成为慢就业的一份子,这究竟有多么可怕?让我们来看一组数据,“最近,校园招聘将迎来高峰期。有数据显示,预估届时将有1000万毕业生竞争有限的工作岗位。”光明网美其名曰:“其中一部分人并不着急就业,而是选择暂时游历、陪父母、了解市场等,成为“慢就业一族”。在大学生就业难的背景下,近些年“慢就业”和“待定族”现象日渐突出。许多人的择业观正悄然改变,不再恪守“毕业即工作”的传统模式,而是更多地考虑未来规划和就业质量。”
1000万毕业生,在实业不如几套房的景况下,指望这1000万人都投入到房地产领域是不实际的,而其他领域又都百业凋零,这是所谓的不再恪守毕业即工作的传统模式?这是赤裸裸的所学非有用,是我们社会产业链被房地产绑架后又一个无法堵住的大问题。所以啃老才会从曾经的负能量变成某些无耻媒体嘴下满满的正能量,这样的媒体不被普通公民抛弃,才真的是没有天理了。
我们现在这1000万毕业生是什么?不只是一组庞大的毕业生数据,还是1000万庞大的家庭数据,这些学子们大多数是举全家之力供应的,他们被赋予了这个家庭大部分的支出,以期望对孩子学业的投资可以得到相应或者更高的回馈,但实际上,在一个早已不是知识改变命运的时代中,这样的投资必然是失败的,甚至还要接着被啃老,我们不该反思我们的实业究竟为什么吸纳不起这些除房地产业之外人才呢?创造就业机会靠的还是各行的实业,决然不会是房地产。
有没有眼高手低的毕业生?有的,譬如一些媒体报道的,由于不甘心100万元的高投入,与2000元的低收入形成强烈反差,留学归国的“白富美”小美(化名),宁可宅在家里啃老,也不做低工薪的就业者。但对于大多数在国内毕业的毕业生来说,是迫于无奈,由于就业门路狭窄,专业不对口,以及劳动报酬严重偏低,让他们在人生抉择的十字路口迷茫和徘徊。也许人们在批判他们在啃老时,他们表现出一副无所事事、悠闲自得的样子,其实,学成之后,不能找到适合的就业岗位发挥才智,感恩父母,奉献社会,他们的内心深处,隐藏着比父母更大的焦虑感和痛苦感。
我们不能单一的责怪实业为什么吸纳不了我们每年高达千万的毕业生,我们也不能单一的责怪现在的毕业生怎么就不能像以前的人们一样吃苦耐劳,而是挑来挑去,我们真的需要好好反思这些年,我们的改革是否出了问题?以前也许大家也都很苦,但至少廉价的收入对应的是相对廉价的物价,以及不像现在高得离谱的房价,以前至少做实业的还能够看到红利,现在做实业的日子为什么如此艰难?而房地产的为何又如此的吃香?
“人日”还在谩骂美国人民厌倦大选,对美国的选举失望、失落、失信、失灵,还在谩骂奥黑子的医疗改革得罪了中产阶层,我们现在的学子们对就业都失望、失落、失信、失灵却不关心,我们的医疗总是得罪的是无产阶层依旧漠不关心,一个中国的报业老大,总是盯着美国人是否幸福,有什么意义呢?在私人报纸蓬勃的美国,人家又不看你的报纸,多关注关注咱们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人的生存状态,这才是你该干的正事,别忘了中国很快就会迈入4亿老龄化的大关口,需要释放年轻人更多的潜能,才能承担得起这么大的养老压力,同时郑虎也难辞其咎,必须要为养老、就业、医疗、教育、住房等等扛起自己作为一国郑虎的责任,而不是推诿。
“人日”采访了一个美国人,这个美国人说:“大选离我很远。我不在乎谁当选,因为谁当选都不会有太大区别。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每两周给两个孩子汇去240美元的生活费,他们指望着我养活呢。”我也想采访一下刚毕业却慢就业的中国年轻人:“对你来说,最重要的是不是你得先养活自己?然后再反哺父母多年来对你精力和金钱上的支出?最后还要养活你的妻儿?那么还没有就业的你,是不是连240美元都赚不到呢?”我想,我的采访更适合中国人去读,“人日”的采访更适合中国官老爷们去读。
对于不是房地产领域和网络领域的毕业生来说,在一般城市,想要一个月拿到5000以上的工资,基本上是天方夜谭,即便在大城市拿到了这个数字,生活成本下来之后也都是所剩无几,就这个分析来说,我们的社会不应该将目光放在一两个行业之上,而应该是各个领域百花齐放,否则这么庞大的就业人群,最终将构成最不稳定的社会因素,绝不是某些媒体捂着眼睛说太平,说什么这是一种慢就业的优雅。
我很想知道的是,我作为一个毕业五年的学生,每年也就敢玩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而且这种说走就走还是尽可能凭自己的能力,混一些媒体组织的活动,少消费的情况下才敢。那么刚毕业的学生们,他们又哪里来的资本,像光明网说的那样:“毕业后不着急就业,而是选择游历。”他们拿什么游历?他们不工作去陪伴父母就更扯了,还不被唠叨死?最多是问父母要钱花。至于了解市场,我也是醉了,除非他的专业和家庭背景可以让他刚毕业就成立公司,否则了解哪门子的市场?何必自欺欺人呢?
大学生就业,不是毕业前的临门一脚,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年年增多,高校必须从大学生刚入校门时,就将每年的就业压力时刻灌输给学生们认识,以警示学生们提早作好规划,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学校还要建立从中学到大学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同时社会对实业的大力支持,减弱对房地产的依赖,并且扩宽科技领域的发展,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让我们的年轻人真正的适应社会,并且可以承担得起4亿老龄化的养老高压。
某些无耻媒体,休要再玩化悲为喜的手段去拍马屁,令人作呕。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来源:作者博客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