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给一个人最残酷的惩罚,就是让他变成你的亲人”。现代社会离婚率颇高,家庭不再是温暖的港湾,而成了没有硝烟的战场。常言道,“夫妻同心,其利断金”,很多人在伤痛和纠纷中也是探求与反思,夫妻的相处之道到底是什么?揭开婚姻神秘的面纱,让我们来看看古代圣贤的婚姻观吧。
大婚之义
《礼记・昏义》曰:“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婚礼,是缔结两个不同姓氏的家族交好。对上可以奉事宗庙祭祀祖先;对下可以传宗接代、承继香火。所以君子十分重视婚礼。
所以,在婚礼中有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这五个步骤。过程中,每逢男方的使者到来时,女方家长都是在庙里铺设筵几,然后拜迎使者于门外。进入庙门,宾主揖让升阶登堂,在庙堂上听使者传达男方家长的意见。之所以这样做,就是为了表示对婚礼的敬慎和郑重。
“敬慎重正而后亲之,礼之大体,而所以成男女之别,而立夫妇之义也。男女有别,而后夫妇有义;夫妇有义,而后父子有亲;父子有亲,而后君臣有正。故曰:昏礼者,礼之本也。”
通过敬慎郑重的婚礼而后夫妇相亲,这是礼之大体,从而确定了男女之别,建立起夫妇之义。男女各有分工且各尽其责,而后体现出夫妇之间有道义;夫妇之间有道义,然后父子才能亲爱和睦;父子之间有了亲爱,然后君臣才能各正其位。所以说,婚礼是礼的根本。
孔子论大婚
《礼记・哀公问》记载,鲁哀公问孔子:“穿着冕服去亲自迎娶,这是不是显得太隆重了?”在周代,冕服用于祭祀天地、五帝等隆重场合。孔子肃然动容地回答说:“大婚是为了撮合两家的好事,传宗接代,以继承先圣的事业,以为天地、宗庙、社稷的主人,您怎么说这样做是太隆重了呢?”(“合二姓之好,以继先圣之后,以为天地宗庙社稷之主,君何谓已重乎?”)
孔子曰:“天地不合,万物不生。大昏,万世之嗣也,君何谓已重焉!”孔子说:“阴阳不互相交合,万物就不会出生。大婚就是要传宗接代,继承万世之业,您怎么说这样作是太隆重了呢?”
孔子接着说:“大婚以后,夫妇对内主持宗庙祭祀的礼仪,足以与天地之神相配;对外掌管发布政教号令,能够确立君臣上下之间的恭敬之礼。事情不合礼可以改变,国家有丧乱可以振兴。所以治理政事先要有礼,礼,是执政的根本啊!”
孔子又接着说:“从前三代贤明天子为政,一定要尊敬他的妻与子,这是很有道理的。所谓妻,乃是供养父母生前身后的主妇,敢不尊敬吗?所谓子,乃是父母的后代,敢不尊敬吗?君子无所不用其敬,但尊敬自身却是最重要的。因为自身乃是父母生出的枝叶,敢不尊敬吗?不能尊敬自身,也就是伤害自己的父母。伤害自己的父母,也就是伤害自己的根本。伤害自己的根本,枝叶也就跟着死掉。自身、妻子、儿女这三者,百姓也像国君一样都是有的。由尊敬自身推广到尊敬百姓,由尊敬自己的妻推广到尊敬百姓的妻,由尊敬自己的子推广到尊敬百姓的子,国君如果能够做到这三条,则普天之下人人都可以受到尊敬了。从前的太王就是这样做的。能这样做,国家就好治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