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初春,白洋淀发生大面积死鱼事件。(网络图片)
【看中国2017年4月5日讯】(看中国记者端木珊综合报导)自大陆官方宣布要在河北设立雄安新区后,相关消息持续引发外界关注。有陆媒刊发特别文章,介绍雄安新区到底有何来路,但报导却忽略了这个新区所拥有的全华北最大的淡水湖泊白洋淀,早已成为了一个生态灾难。
《21世纪经济报道》日前刊文,介绍“环绕白洋淀的雄安新区到底有何来路?”报道称,雄安新区涉及的雄县、容城、安新,环绕白洋淀。白洋淀位于河北省中部,大部分位于保定市安新县境内,是河北省最大的湖泊,有大小淀泊143个,其中以白洋淀较大,总称白洋淀。
作为“华北之肾”的白洋淀,平均蓄水量13.2亿立方米,水资源较为丰富。有分析认为,这或许是当局决定在此安新设置“雄安新区”的重要原因。
然而,报道没有提及的是,当局已经治理白洋淀数十年,但对严重的污染问题,仍然是一筹莫展。
今年初,《新华社》报道称,保定市将投资近246亿元以改善白洋淀的生态环境。报道指,白洋淀湖泊生物结构的破坏和食物链的断裂,造成了草型湖泊水体日益恶化,湖泊生态系统功能也逐步退化。
而事实上,早在上世纪80年代,各方人士就开始启动了对白洋淀的拯救之旅。不过《新华社》2006年1月的一篇报道称,“引黄入淀”等跨省市调水方案或“不解近渴”或先后夭折,河北省水资源也日见枯竭。
2005年12月,保定市和亚洲开发银行签订协议,拟向亚开行贷款9600万美元,治理白洋淀。该项目总投资超过15亿元。
为解“白洋淀之渴”,保定市和河北省更制定了总投资超过80亿元的十年规划,希望十年内解决流域性生态问题,并将这个计划称为治理白洋淀的最后一把钥匙。
但白洋淀的生态问题,似乎是越治理越严重。2006年初春,白洋淀发生大面积死鱼事件。仅沧州地区的任丘市境内的14.25万公斤各种鱼类几乎全部死亡。据悉,上游排放的污水导致白洋淀水体污染是造成死鱼事件的主要原因。直到2015年,《现代法制网》的报道还在谈白洋淀的污染问题,指白洋淀污水横流,垃圾遍地。
有分析指出,自上个世纪80年代起,气候干旱、上游断流、大量水库修建、上游和周边城镇工业的兴起等等,诸种复合因素,使得白洋淀陷入了持续十余年的干淀和污染的恶性循环。
武汉大学教授、环境资源法博士生导师吕忠梅则认为:“白洋淀问题其实是管理体制问题。”实际上是有权无责,有利益时相互争夺,有责任时相互推诿。不仅效率低下,而且无助于水体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
有当地渔民感叹:“白洋淀已经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