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制定和实施对经济发展方向带来困扰。(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看中国2017年5月28日讯】(看中国记者李正鑫综合报导)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货币乘数已经攀升至二十年来的最高水平,意味着货币供应速度也加快。但中国经济前景尚不明朗的情况下,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也有不少阻碍,同样也会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困扰。
在中国资本市场持续振荡调整的情况下,中国央行在5月发布的《2017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成为市场观察下一阶段货币政策走向的最佳风向标。数据显示,截至3月末,基础货币余额为30.2万亿元(人民币,下同)。货币乘数为5.29,比上年末高0.27。
M2(广义货币供应量)是最广泛应用的货币指标,其与央行创造的基础货币量的比率已经攀升至1997年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水平。货币乘数达到5.29,意味着每1元的基础货币能够在实体经济中扩张5.29倍。对于中国央行向金融体系注入的资金,有多少钱能够以贷款的形式流向实体经济,这个则由中国国内的各家商业银行来决定。
尽管中国正试图控制金融体系的过度杠杆,但以上的数据显示,为了保持经济增长速度高于6.5%的政府目标,中国央行在4月扩张了它的资产负债表。
不过彭博资讯亚洲首席经济学家奥尔利克(Tom Orlik)表示,中国央行加大基础货币供应并不意味着这些资金能够用在正确的地方。过于随意或有风险的贷款可能对经济产生反向作用,本周穆迪下调中国评级,正是突出了这种担忧。
据中国国际金融公司(简称中金公司)Eva Yi领导的经济学家团队最近发布的报告显示,未来中共政府遏制风险债务发行的努力可能会限制货币乘数,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央行可能需要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来加强干预,以确保有足够的流动性来保持经济增长的势头。
此外,中国大陆银行间市场的融资成本已经高于各大银行的贷款利率上限,这降低了银行的利润率。一旦银行停止发放贷款,那么货币乘数可能会同样地突然减速,这也是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将受到的阻碍。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金碚认为,在2020年之前,中国潜在的经济增长将会低于6%,之后将会进一步放缓,那么货币乘数将会遭遇严重压力。
中国央行货币政策的不断变化,也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困扰。对于中国经济问题,学术界历来有比较相同的解读,即向市场提供大量货币、靠投资拉动经济的模式难以为继。例如,2008年9月,国际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中共政府于2008年11月推出了进一步扩大内需等十项措施。初步匡算,实施这十大措施,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
宽松的货币环境,也带来了影子银行等问题。2008年之后,各界对影子银行关注度越来越高。今年中共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当前系统性风险总体可控,首次提到影子银行积累的风险要高度警惕。
国际评级机构穆迪(Moody's)去年10月表示,2016年上半年,中国国内影子银行规模继续膨胀,预计按年增长19%,以年度化计算,去年上半年资产规模可达58万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GDP)八成以上。
根据穆迪分析,中国国内杠杆率仍持续攀升,全社会融资总量比率,由2015年底的206%上升至220%,影子银行增长最为迅速的部分,并未纳入社会融资总量之内。
穆迪称,影子银行市场的确与商业银行体系之间联系紧密。按照穆迪公布的数据,通过多层嵌套,把银行资金通过信托、基金子公司、券商子公司通道变相借贷到特定领域,应纳入到影子银行的范畴。
基于中国发生债务攀升和经济放缓的状况,日前穆迪评级公司近30年来首次下调中国长期本币和外币发行人评级,将中国经济的信用评级从AA3下调至A1。
5月26日,穆迪公司的两位高管再次提出,如果中国目前的结构性改革不足以阻止债务上升,有可能再度下调对中国的信用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