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暑假,你们去哪里玩?(图片来源:Pixabay)
【看中国2017年8月10日讯】孩子放暑假,最热门的话题应该就是旅游了,亲友聚在一起、邻居见面寒喧,连我的孩子在路上遇到同学,聊的都是“放暑假,你们去哪里玩?”、“住什么饭店?”、“自由行还是跟团?”
想暂时逃避现实,打开手机一看,唉唷喂呀!脸书的动态消息,也充满各种旅游攻略的分享、暑假夏令营的广告,面对暑假这波来势汹汹的“旅游潮”,爸妈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面对呢?
暑假一定要出去玩?──双薪父母的两难
我认识一对双薪夫妻,育有两个上小学的孩子,太太告诉我,觉得自己有“暑假旅游恐惧症”,因为很多人告诉她,现代小孩不只要会读书,更要会玩!懂得玩的孩子,才能在未来世界里生存下去。偏偏夫妻俩都有工作,又没长辈可以帮忙,暑假时期还是跟往常一样讬付安亲代为照顾孩子。
好不容易挨到星期六日,夫妻俩也克制自己想在家补眠的欲望,另外请特休,带孩子出去玩。奈何口袋空空,平日里要应付两个孩子的开销已感吃力,暑期安亲班的费用更让家庭吃不消,一趟出国旅行的结果,可能要让他们连续吃土好一阵子,而且有很大机率会因为请假,遭到老板的“另眼相待”。
“旅行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有钱又有闲才能做的事情。”她生气地说
听到朋友这么说,我第一时间做的,是照顾她的情绪,忍不住先给她一个拥抱和掌声。每一对父母都想尽力给孩子最好的,就连暑假出去旅行也一样,想带孩子出国玩热门景点、主题乐园,却迫于经济和时间的压力,无法达成做父母的自我期待,因此感到失落和挫折。
我告诉朋友:其实这种情绪是很正常的,每一个深爱孩子的父母,都可能曾经经历过这种煎熬。听到这里,朋友哭了出来,她一直否定自己这种失落的情绪,用生气试图掩饰、压抑。我继续告诉她:凡事尽力而为,孩子其实不会在意父母有没有带他们出国玩,反而希望父母真心的付出与陪伴。
被“会玩又会读书,才算厉害”与“大家都这样”的观念绑架,有必要吗?
照顾完她的情绪,我开始跟她讨论关于“真正厉害的孩子会玩又会读书”这个观念是否合适,这句关于孩子的话有三个关键词“会读书”、“会玩”、“厉害”,通通是父母对孩子的期望。
大部分父母对孩子第一个最重要的要求是“会读书”,这个要求本身已经像民乐透一样,可遇不可求;如果孩子已经“会读书”了,父母又更进一步,希望孩子要“会玩又要会读书”,这样才能符合别人口中定义的“厉害的孩子”。
我相信绝大多数的孩子只想玩不想读书,也有少部分的孩子假期中既不想玩更不想读书,只想在家休息发呆。
记得国高中时代,自己就因为升学压力,假日一到,只想待在家补眠休息,有时爸妈会“看不下去”,担心我太过自闭,塞钱要求我去外面“玩一玩”,问题是我只想宅在家啊!
这种专属父母的焦虑,从上一代延伸到我们身上:没办法忍受孩子“闲在家里没事做”,所以假期一到,就被旅游计划绑架了,好像不管父母愿不愿意、家庭经济如何,都被卷入这场风暴中,既无法置身事外,更不能拒绝,因为别人都是这样做的。
如果为了“别人都是这样做”而去旅行,实在大可不必,一旦从众就难免起比较和炫耀的心理。因为曾经担任过教师,我接触过不少弱势家庭的孩子,不要说旅行的费用了,连基本的三餐温饱都有问题,又该怎么办呢?
请父母重新思考“旅行的意义”
身为父母,我们也该问一问自己,对你来说,旅行的目的是什么呢?单身的时候,旅行是为了有勇气对抗生活日复一日的重复,有了家庭、孩子后的旅行,是为了凝聚家人之间的情感。
对我来说,旅行并不是为了看风景、买东西、玩主题乐园,我从不追求“热门景点”,我害怕人挤人的场面,但我很在意孩子是否能在旅行中感觉有玩到和有参与到。
举个例子来说,今年带双宝返台短暂停留,因为时间紧迫,我们一家只安排了美浓2天1夜的小旅行,我和双宝爹对黄蝶翠谷的风景津津乐道,而双宝却最喜欢在溪边玩水的那2个小时,事后还回味无穷,一直嚷着还想再去玩。
因此,在规划或选择旅行时,要考量孩子的角度,而非只有大人的喜好而已。
回归正题,请大家不要误会,我这篇文章并非否定旅行的意义,而是提醒大家要量力而为,我相信许多家庭都跟我一样,是汲汲营营才能维持正常生活的中产阶级,没有能力负担过多的旅行费用,
更不要为了想让孩子“学会玩”而强迫孩子出游,与其让孩子参与无意义的旅行,还不如培养孩子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把感受真正归还给孩子。懂得感受的人,再平凡的一草一木都是风景、一饭一粥皆有滋味,这才是旅行真正的源头。
一个心里有万千世界的孩子,才有能力到达远方。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来源:换日线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