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际交往中,了解别人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别人的品德、性情、习惯和需求,我们都应该有个基本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知道如何与别人交往,并进而与之友好相处,相互体谅,相互帮助,这样才能避免一些交际风险,免受不必要的损失。
对此,孔子深有感触,他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意思是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古往今来,因识人不慎,而蒙受重大损失的教训,是很多的。隋朝的开国皇帝杨坚,有杨勇、杨广两个儿子。次子杨广,是个工于心计的人,他在卧室里,摆上断了弦、积满灰尘的乐器,给人留下“不喜声妓”的印象;故意把一些府库封起来,不去取物,给人留下了“节俭”的印象;极力讨好父母,使之留下了“孝顺”的印象。就这样,杨广在自己的精心布置下,最终得偿所愿,取代了杨勇的太子地位。等他弑父、杀兄,当上皇帝之后,便露出了其骄奢淫逸的本来面目,最终断送了隋文帝辛苦打下来的万里江山。
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
一把坚实的大锁,挂在大门上。一根铁杵,用尽了力气,还是无法将它撬开。这时候,钥匙来了,它瘦小的身躯,钻进锁孔,轻轻一转,大锁就“啪”地一声,打开了。
铁杵很奇怪,问道:“我费了那么大力气,都打不开。而你为什么轻而易举,就能把它打开了呢?”
钥匙说:“因为我最了解它的内心。”
是的,每个人的心,都像是上了锁的大门,任你再粗的铁杵,也撬不开它的心。唯有了解别人,才能让自己成为一只细腻的钥匙,深入别人的内心世界。
了解一个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曹雪芹认为:“黄金万两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白居易也在诗中说:“试玉要烧三日满,辨人须待七年期。”了解一个人的难度,可见一斑。
那么,我们如何了解别人呢?
孔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论语・为政)意思是说:(要了解一个人),应看他言行的动机,观察他所走的道路,考察他内心想的是什么,这样,这个人如何能隐藏得了呢?”孔子认为,应当从言论、行动到内心,全面观察了解一个人,那么这个人就没有什么可以隐瞒的了。
光了解别人还是不够的,还得了解自己,俗话说:“人贵有自知之明。”一个人如果能够清醒地认识自己,才是最聪明,最难能可贵的。只有真正了解自己,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充分发挥自己的优点,努力克服自己的缺点,最终走向成功。
《论语・公冶长》中有这样一段话:子使漆雕开(人名)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子悦。
孔子让漆雕开去做官。漆雕开回答说:“我对做官这件事,还没有信心。”孔子听了很高兴。
孔子的教育方针是“学而优则仕”,他让他的学生漆雕开去做官,但漆雕开是个有自知之明的人,对自己的真实才能,有非常清醒的认识,孔子也为此颇感欣慰。
在古希腊阿波罗神殿的柱子上,刻着一行大字——“认识你自己”!这就是被人们奉为阿波罗神喻的格言。无独有偶,我国古代也有一句成语叫“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意即:一个成功者,不光要善于了解别人,更要善于了解自己。
然而,我们的眼睛,观察别人的时候多,反观自己的时候少。我们经常会说别人“自以为是”,却从来不承认自己“自以为是”,我们应该常常想到:“自以为非”:自省缺点,内找己过。而改过自新!
美国前总统里根,七十多岁时,竞选总统。
有人问他:“你当总统以后,如果老糊涂了怎么办?”
里根答道:“没关系,假如我老糊涂了,一定会把权力,交给副总统。”
那人又问:“你老糊涂了以后,怎会知道自己老糊涂了?”
里根无言以对。
看来,能做到“自知”,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自知”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自负,另一种是自卑。自负的人,为人处世以自我为中心,狂妄自大,虽然偶尔能够“超水平发挥”,但更多的时候,会由于“判断失误”而事与愿违。自卑的人妄自菲薄,畏首畏尾,虽然他们很少做错事,但也很难做成什么大事。
必须自己心中有一把客观的尺子,才能使我们既不盲目自大,也不会妄自菲薄。认识自己,能使我们看清前进的方向,少犯错误,少走弯路;认识自己,能使我们更好地把握自己,把握好前进的方向,一步步地实现自己的理想。
中共邪党的党魁毛泽东,一辈子以为天下第一,从不内省。道德作风,下流至极,成为天字第一号大流氓。是个最无自知之明的人。因而也是个最无耻的人。其余党魁,等而下之,莫不如此。最后都是罪入地狱的家伙,是人类的至恶、至贱、至惨者。说直白些,就是做人的最失败者!
来源:看中国来稿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