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总统提名鲍威尔出任美联储主席。(美国之音视频截图)
【看中国2017年11月7日讯】前美国联准会(Fed)主席柏南克及现任主席叶伦新任时,是以杰出经济学家的标签受到讨论;没有经济学位的美国联准会理事鲍威尔(Jerome Powell)被提名接任主席后,个人协调歧见的能力,及积极任事的态度,则颇受推崇。专业、经验及人脉,会形成不同的领导风格与大众期待,但也只有在火线上才能看出能力。
一九七八年六月三十日,纽约时报有一则美国联准会升息的报导,首段提到“虽然米勒(G.William Miller)反对,不过联准会如预期地调高贴现率”。米勒是当时的联准会主席,贴现率是银行向联准会融资时支付的利率,“如预期”则表达了在当时经济环境下一般专业的判断。
在台湾,反对主席的意见,是不符政治正确的行为,但在当时的联准会,不正确的是主席的态度居然与最后的决议不同。在会议文稿未公布的年代,即使主席的意见与大多数理事相左,通常在表决时,也会技巧性地向多数妥协。因此,消息见报后,各界议论纷纷,不仅因联准会主席首次公开地“站错边”,也因米勒对物价的感受太过乐观,而且明知不可为却仍为的坚持。
米勒获有法律学位,在被当时总统卡特提名为联准会主席前,担任美国德事隆(Textron)公司执行长,被提名时,甚受商界支持,而为卡特维持有利连任的商业环境,似乎成为他的责任;与商界关系过于密切,也是他担任联准会主席受批评的原罪。米勒维持货币宽松的态度明确。
根据后来联准会公布的公开市场委员会议逐字稿,在反对调升贴现率决策的十天之前,也就是一九七八年六月二十日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中,担任联准会主席不久的米勒在开场就罕见地提到,他收到众议院金融委员会主席罗斯(Henry Reuss)来信,希望提高货币总数的长期区间,请委员注意、考虑。联准会的政策任务之一是维持物价稳定,但在一九七八年四、五月时,通膨在美国已再度蠢蠢欲动,到了六月已超过7%,并持续上扬,货币政策并无太过宽松的空间。
一九七八年底发生第二次石油危机,原油价格由每桶十三、十四美元,跳升至隔年五月的四十美元左右,对物价尤有推波助澜作用,一九七九年通膨率上升至11.3%,即使米勒在一九七九年八月匆促下台,一九八○年的平均物价上涨率仍拉升至13.5%,对经济造成伤害。
川普提名的新任联准会主席鲍威尔(Jerome Powell)和米勒一样法律出身,都无经济学位,也都在企业界有杰出表现,两人背景部分雷同,但鲍威尔已在财政部及联准会多有历练,面对的经济环境也不一样。
一九七八年时,美国的经济成长率从第一次石油危机后反弹至5%左右,物价在蠢动,但股市仍处于一九六五年以后的长期下跌阶段;而目前景气仍处于金融海啸后缓慢复苏期,股市却已屡创历史新高,物价依然低荡,迟迟无法达到联准会的目标值。
只是不管经济景气如何演变,大众对米勒、鲍威尔及柏南克、叶伦等人担任联准会主席的期待显然有异。寄望于前两者的是发挥协调能力,整合出最佳政策,但希望后两者能以个人专业引领联准会,解决复杂的经济问题。善于带兵的人不一定最骁勇善战。只是若未能发挥个人特色,却想越线扮演不擅长的角色,则米勒在联准会的下场,会是一个警惕;暂时不必为通膨担心的鲍威尔,应该还是要认知自己的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