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班是我国古代优秀的土木建筑木匠,是杰出的民间工艺家、发明家,被尊为天下木匠的祖师、鼻祖。鲁班原名公输班,春秋时代的鲁国人。古人常以地名、国名为姓,因此又叫鲁班。
鲁班的母亲,十分贤淑,被人们尊称为“班母”。鲁班年仅三岁的时候,
母亲便开始教他识字,讲授一些启蒙课程。他识字很快,过目不忘。但是,小鲁班似乎更加钟爱父亲的那些木匠工具,母亲教完启蒙课程后,他就忘我地钻到工具堆里,认真摆弄,钻研,不知疲倦,他还告诉母亲,自己对工具的改进意见。由于手工技艺,在古代常被视为下等行业,所以很多人都说这孩子没出息,父亲也很生气地对妻子说:“我一辈子都在做木匠,现在鲁班整天摆弄这些玩意儿,难道还想让他走我的老路,当一名没社会地位的木匠吗?”
鲁班的母亲并不认同,她觉得,孩子年龄虽小,却正是培养兴趣的时候,他对某一件事物有兴趣,证明他在这方面有天赋,父母不应该扼杀孩子的天赋,而应该顺其自然。她鼓励鲁班做他喜欢的事,并帮助他想办法拓展自己的思路,培养孩子触类旁通的能力。没有多久,鲁班已经像一个真正的木匠那样,可以熟练地使用工具了。
不久,鲁班的父亲,送鲁班入了学堂,鲁班的生活环境改变了,但志向爱好,并没有改变。每天上学的时候,他总是趁父亲不备,将家里的几件旧木匠工具,装入书袋,偷偷地带到学校,一到下课,就仔细研究,有时他还去找来几个小木块,按照自己的设计,做起木匠活来,甚至有时上课的时候,老师在前边讲课,他在下面偷偷地摆弄木块。老师很生气,但见他自制的几个木头玩具,精巧细致,又觉得他聪明过人,便不忍心多加责备。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以后,看到孩子对木匠的浓厚兴趣和超凡天赋,老师对鲁班的父亲说:“鲁班很聪明,但并不适合读书,你就不要勉强他,我看还是让他跟你学习做木工吧!这样更有利于他以后的发展。要知道:行行出大才!”
老师随即拿出了鲁班自制的木头玩具,接着说:“你看,这是你儿子平时做的,构思多么新颖,做工多么精致!我敢保证,鲁班将来在这方面能干出一番大事业!”
父亲看了儿子自制的玩具,也眼前一亮,见有些地方设计得确实很是别致,连自己也难以想象得出!既然老师也不同意儿子再去上学,那么,也就只好顺其自然了。
从此,鲁班专心致志地跟父亲学做木匠活。鲁班展示出了自己惊人的天赋,(世界上有“天赋人权”之说。笔者加一条:“天赋人才”!)不到半年工夫,就把父亲大半辈子的手艺,全部学会了。有一天,父亲对鲁班说:“看来,你的学习进步很快,我也无法教你了。听说离此很远的地方,有一座山,叫终南山,山中有一位老人,手艺高强,但不轻易传人,也很少有人能看到他。不过,你很聪明,可以去试一试,看能不能有缘见到他,有没有办法让他收你为徒。”
鲁班辞别父母,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去终南山拜师学艺。他翻山越岭,艰苦跋涉,终于来到了终南山。也许是上天有意成就一位千年不遇的木工大师,他在终南山顺利地找到了那位老人。他的聪慧和悟性,让老人十分惊奇,老人收他为徒,把自己一生的经验和技艺,都悉心传授给他。经过几年的学习,鲁班学成下山了。
鲁班很善于观察思考。一次,他的手被茅草划破了好多道小口子。他拾起茅草,见这种草的叶子边上,长着一排锋利的小齿,用它在手背上一划,一下子就刻出了一道小口子。他想,如果在铁片上做出齿,用来拉(锯)木头,也一定很好使。
鲁班忙去请来铁匠,让他们在薄薄的铁条上,做上许多锋利的小齿。然后,试着用它来锯木头,果然又快又好使。鲁班给这种新发明的工具,起了个名字,叫作锯。以后,他又给锯安上一个工字形的把手,用起来就更方便了。
有了锯,伐木头就快多了。大宫殿很快就盖了起来。大家都夸鲁班能干,也有人开玩笑说:“鲁班师傅摔了一跤,抓了一把草,就制出了铁锯,真了不起。”其实不仅仅是锯,许多别的木工工具,像墨斗、曲尺等,都是鲁班发明出来的!
鲁班在做木工活的时候,常要母亲帮他拉墨线头,然后鲁班才能操作画线。有时候,母亲正忙着做饭,遇上鲁班要用墨斗,也很快放下手里的活,来帮儿子拉墨线头。时间长了,鲁班就开始琢磨了,要是不用人来拉墨线头,就好了。鲁班和母亲做了好几次试验。终于找到了好办法:在墨斗的线头上系一个小铁钩,放线的时候,用小铁钩钩住木头的一端,代替人手拉线。这样,一个人就可以画线了。
从这以后,鲁班再弹墨线的时候,就不用让母亲帮忙了。为了纪念鲁班母子的这个创造,木匠们都把这个小钩,叫“班母”。鲁班的妻子云氏,也是一位巧匠。鲁班在铇木料的时候,总叫妻子帮他扶着木料。扶木料这活儿,又费力,又危险。扶不好,还会碰着手。鲁班和妻子,又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们做了一个卡口,来代替人扶。因此,这个卡口就叫“班妻”。
几千年以来,鲁班成了劳动人民聪明智慧的化身!人们为了表达对他的热爱和敬仰,把许多创造发明,都集中在他身上。尤其是班母尊重儿子的兴趣爱好,注意培养儿子的特长,更给了今天的父母们,有益的启迪。
鲁班的两位老师和父母,对鲁班的成才与成就,都尽了心力。鲁班的钻研精神,更值得学习与效法!
(据《渊鉴类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