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2017年11月25日讯】2017年11月,中国房地产市场发生了一件大事,但至今未能引起足够的专注:
一个强悍的“铁血军团”,正全面杀入中国房地产市场!
先看一张图:
中国铁路一家下属公司变更经营范围的公开信息截图(网络截图)
这是一家企业2017年11月14日因变更经营范围而“公示信息”的资料截图。很明显,这家企业新增了“房地产开发和经营”。而它原来的主营业务是:铁路客货运!
这家企业是谁?它就是刚刚启用新名称的“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也就是“中国铁路总公司”旗下的18个铁路局之一的“昆明铁路局”。
顺便说一句,“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注册资金是811.6亿元,而中国最大房企之一的万科,注册资金是110.39亿元;碧桂园的注册资金是139.4亿元。
再看另一家企业,它的新名称是“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在今年的11月8日变更了经营范围,也加入了“房地产开发和经营”,最新的注册资金是:1536.9亿元!
再看第三家:新名称是“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在今年的11月8日变更了经营范围,同样也加入了“房地产开发和经营”,它的注册资金是2492.5亿元!
再看第四家:新名称是“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这家企业在今年的11月13日变更了经营范围,加入了“房地产开发和经营”,它的注册资金是:3032.94亿元!
再看第五家:这家企业在2017年11月14日变更了名称,从“郑州铁路局”变更为“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不过,它像有先见之明,在2016年10月14日已经提前在经营范围里加入了“房地产开发和经营”,它的注册资金是:978.8亿元!
再看第六家:该企业在2017年11月13日变更了名称,从“成都铁路局”变更为“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不过,它也好像有先见之明,在2016年9月7日提前在经营范围里加入了“房地产开发和经营”,它最新的注册资金是:3329.7亿元!
顺便交代一下:作为上述企业的唯一股东,中国铁路总公司的注册资本是10360亿元。
据报道,截至2017年11月15日,中国铁路总公司所属18个铁路局都已完成公司制改革工商变更登记,正式挂牌。这意味着“中国铁路总公司”从传统运输生产型企业向现代运输经营型企业转型发展迈出了重要一步。
在这次改制过程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是:一批此前没有把“房地产开发经营”纳入“经营范围”的铁路局,借这个机会开始实现“扩张”。
当然,扩张的内容还有很多,只不过“铁老大”介入房地产显得更加引人注目。
笔者大致翻阅了一下资料,在此次改制中增加了“房地产开发经营”的还有“兰州局”和“呼和浩特局”。此前就有“房地产开发经营”,改制后继续维持这个经营范围的,则有“乌鲁木齐局”、“上海局”、“哈尔滨局”、“南宁局”等。改制之前、之后都没有把“房地产开发经营”纳入的,只有“北京局”等极少数局。
众所周知,这一轮国企改革中,大国企的房地产业务被压缩、集中,整体上,国企似乎有弱化“房地产开发经营”的态势。
但这种态势在最近一个季度有了新变化,随着“租赁住房”、“共有产权住房”两大改革的启动、加强,国企在上述领域的作用开始被强调。在上海、深圳、杭州等城市,土拍市场上频频出现“只租不售”的地铁,而且基本上“清一色”被国企拿下。北京和上海在共有产权、租赁住房等改革方案里明确提出,地方国企要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坊间频传中国即将进入“住房公有制”的新时代。
事实上,根据官方强调的“高端有市场、中端有支持、低端有保障”原则来看,未来楼市将三分天下。
开发商主导的商品房,在中心城市占新增住房的份额将下滑到40%甚至以下,中端、低端的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廉租房、共有产权住房、人才房)则将由地方政府、国企主导。而“铁老大”突然“全面增加房地产经营项目”,很有可能出于这种判断。
笔者此前提出过一个观点,随着高铁网络“越织越密”,中国将进入“内陆复兴”的时代。既然地铁公司可以在各城市开发中,通过拿地、搞房地产“补贴家用”、分享自身创造的“土地红利”,各铁路局为什么不可以?
由于手握铁路话语权,是根红苗正的大国企,“铁老大”通过铁路规划、建设、运营,从相关城市的房地产开发中“分一杯羹”有什么不可以。更何况,相关城市的“价值提升”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铁老大”。
总之,“铁老大”来了,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新变局正在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