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芳华真的是“芳华”吗?(图片来源:Getty Image)
【看中国2017年12月20日讯】多年海外生活,俺一直不看贵国电影电视剧的,原因既出于反共反华心理的天然排斥,也出于对贵国文艺作品质量的深深鄙视。那些正能量主旋律之“神”作,倘若看过只会让俺一连三年不举。而这次破例走进北美影院,观看冯小刚导演的《芳华》,不为看电影,只为看政治。
这部电影今年初开始拍摄,早已杀青,本来要在中共国庆节前上映,首映式都搞过了,却突然被官方叫停,为此冯小刚还抱屈得泪洒记者会。当时国内文艺界传言,是冯导大嘴巴说漏了孟建柱与女歌手王芳的关系,导致孟书记报复,由政法委出面勒令封杀。据说政法委干涉此片上映的理由,是该片反映中越战争,涉及参战老兵战后的悲惨遭遇,容易激化一直维权的老兵与人民政府的矛盾,影响到社会稳定。如今此片终于被官方放行,可能是十九大已经“胜利闭幕”,禁映该片的理由已经淡化,有关后果也在可控之下。俺特别好奇此片到底拍了些什么,竟能引起此番波澜,所以索性看上一看。
除了中途去厕所放水,俺从头到尾认真看完此片。走出影院,只有一个想法:本不该来,不如在家玩推。该片所述故事大家多已知晓,俺不赘述。看完总的感觉,是冯导在追忆自己的军队文工团生活,炫耀过往年代的青春芳华。
限于中共对文革历史的不彻底否定,也限于文艺家们的认知水平,那些所谓的过来人似乎都有一种“芳华情节”,不再揭露那个极左高压年代的黑暗与苦难,反而渲染当时的青春烂漫,怀念当时日常生活的琐碎快乐,赞美当时激情燃烧的岁月。姜文早前拍过《阳光灿烂的日子》,如今冯导拍了《芳华》,都是这一文艺现象的生动体现。
其实,任何最黑暗的社会与时代,任何最黑暗的处所与群体,都不缺乏瞬间即逝的幸福,甚致不缺乏文化娱乐。古今中外的专制统治者一直精明地利用文娱活动,平衡治理上的蛮横恐怖;被统治者也甘愿享受偶尔获得的审美愉悦,在虚幻中麻醉自己。俺读到的一些反映二战纳粹集中营的真实回忆,提到集中营里不只有屠杀与迫害,也有文艺生活,有犯人乐队,有体育竞赛,有节日聚会等等,让囚徒们感受些许生存的希望、活着的乐趣,从而有利于驱使囚徒从事苦役,使囚徒们不至于因彻底绝望而集体失控。同样,文革时代的点滴美好,也成了冯导们的中国式芳华。
冯导不愧是喜剧导演,该片中有文工团员下部队做宣传的场面,例如几个女队员站在路边,打竹板说顺口溜儿,鼓励行军的共军士兵。这种共军中通行已久的文宣鼓动方式,在俺看来十分滑稽可笑,不过是一种精神催眠术而已。想象当年共军百万雄师过长江,江边高搭彩棚,台上锣鼓喧天,文工团连说带唱,江面千帆竞渡枪林弹雨,构成现代巫术与历史闹剧的魔幻混合,也是共产军队独有的景观、奇葩的芳华。
看完电影回家,俺上网搜来小说原著,粗略读过再与电影对照,认为剧本改编极不成功。再搜来观众及影评人士的评论,非常认可多数人的观点:影片淡化了原著的批判精神,没有对背景年代的极左专制、集体主义、政治运动等进行深入的揭露,缺乏本应具备的思想深度与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冯氏电影,限于冯导本人的经历与学养,历来注重场景美工,重视戏剧冲突而漠视艺术细节。而该片号称耗资数千万的布景,细节亦非完美,如一幅文革年代的全国地图,内蒙古的区域是文革后扩大了的板块,显然不合时代真实。
同代的电影导演,张艺谋写实(早期),姜文诗意,冯则长于谐谑。姜文曾经建言冯,不要只提供葡萄给观众,要把葡萄酿成酒。这部《芳华》,冯导比以前有所进步,但酿的还不是美酒,只是八块钱一瓶的低端葡萄酒而已。
其实,要求过高,未免难为冯导。在专制集权体制下,面对严厉的电影审查制度,纵有天大的才情也是枉然。严歌苓堪称杰出作家,其原作基本无瑕疵,但冯导怎能完全按照原作拍摄,即便真拍出来也通不过。
作家余华曾经与张艺谋一起拍《活着》。余华回忆当时老谋子一味讲究怎么拍才能通过审查,让余华由衷佩服老谋子厉害。等电影拍完了,还是被禁映,余华终于知道最厉害的原来是赵国电影局,绝不是张艺谋。《芳华》里男主人公退役,做为残疾军人被政府官员欺辱。这样的负能量情节,如果不是名导冯小刚的面子,肯定都被电影局剪了。
就在文革高潮时期,有位日本的汉学家竹内实先生英明预言:中国下一次的文艺复兴,一定是在这一波黑暗过后,对这黑暗进行的痛彻反省。我们期待中国民主之后,艺术家们能够自由地创作,尽情发挥自己的艺术天份,冯导也能够重拍此片,创造真正的艺术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