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在青山水在瓶。(图片来源:pixabay)
唐寅,是明代著名的画家、书法家、诗人,字伯虎,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等,直隶苏州府吴县人,吴中四才子之一。本文介绍唐伯虎的三首诗与读者分享。
(一)遥望黄尘道中客 富贵于我如云烟
第一首诗为《咏渔家乐》。这首诗赞叹渔家生活的闲适自在,生动地描写了渔家生活的乐趣,表达了诗人淡泊名利富贵,对简单快乐生活的向往。
咏渔家乐
(明)唐伯虎
世泰时丰刍米贱,买酒颇有青铜钱。
夕阳半落风浪舞,舟船入港无危颠。
烹鲜热酒招知己,沧浪迭唱仍扣舷。
醉来举盏酹明月,自谓此乐能通仙。
遥望黄尘道中客,富贵于我如云烟。
正赶上世事太平的丰收时节,草料和粮食都很便宜。手头上还会有一些买酒的钱。夕阳西下的时候,海浪在海风的吹拂下起舞,小船驶入港湾之中,收起了高高的桅杆。煮好鲜味和热酒招待朋友。反复地敲打船舷来伴奏,一遍又一遍地高唱《沧浪歌》。喝醉了酒的渔人们举起酒杯把酒洒在地上来祭奠明月,他们认为这样简单快乐的生活与神仙相似。远远看着那些为名利而奔波的人,富贵对于我来说就如同天空中飘过的云烟一样。
出海打鱼,糊口度日,有了盈余买些酒菜与朋友一同欢乐,渔人的生活看上去也许是那么平淡无奇,然而为什么在唐伯虎的笔下却是如此生动而有趣呢?也许这是作者所赋予的意境和境界让淡而无味的渔人生活有了更新一层的含义,平淡、简单、快乐、安宁,也许这才是福吧。
看看那些为了名利富贵奔忙不休的“黄尘道中客”,日夜劳心、不得安宁、忙于算计、疲于奔命,这样得来的财富和地位真的值得吗?不如将人生中的得失看的淡一些、欲望少一些,有了富贵如“云烟”的心态,疲惫的身心自然就会轻松自在起来的,这样如释重负的生活难道不是更快乐吗?
(二)是非入耳君须忍 半作痴呆半作聋
唐伯虎在后期做过《警世》,是八首诗的组诗,其中一首如下。
警世
(明)唐伯虎
世事如舟挂短篷,或移西岸或移东。
几回缺月还圆月,数阵南风又北风。
岁久人无千日好,春深花有几时红。
是非入耳君须忍,半作痴呆半作聋。
人生在世就好像一艘小船上挂着船帆,在风的吹动下有时候在西边停泊,有时候却又飘动在东边。不知道经过多少次月圆和月缺,经历了几场南风和北风,时光流逝瞬息间。岁月长久,生活于其中的人却不得永远快乐,春日美好,春天的花又能盛开几时呢?听到了有关自己的矛盾和纠纷一定要容忍,就装作傻瓜和聋子。
世事无常,名利富贵都是身外之物,这些都不会长久,即使积攒一生,走到人生尽头处不是一样都要丢弃吗?我们能带走什么呢?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一生中总要经历一些磨难和挫折,怎么可能总是一帆风顺呢?
在困顿和坎坷中,我们应该怎么应对呢?当遭受他人的非议时,我们要如何自处呢?当矛盾和纠纷临头时,要怎么面对呢?我想唐伯虎并不是要我们真的学作傻瓜和聋子,而是要我们在遇到麻烦事的时候把心放平稳,能忍就忍,能退一步就退一步,凡事太较真、钻牛角尖就不好办,这不是和自己过不去吗?矛盾面前,该糊涂的时候还是“难得糊涂”的好呀。
(三)冤家宜解不宜结 各自回头看后头
《警世》八首诗中,选其中的另一首诗如下。
警世
(明)唐伯虎
万事由天莫苦求,子孙绵远褔悠悠。
饮三杯酒休胡乱,得一帆风便可收。
生事事生何日了,害人人害几时休。
冤家宜解不宜结,各自回头看后头。
所有事情都由上天注定,不必苦苦追求。子孙自然代代相传,幸福长久。喝上几杯酒后不可乱来,一帆风顺以后就该收帆了,人生在世应该见好就收。活在世上要少惹祸事,少记仇恨,化干戈为玉帛,与人平安相处。你去给别人找事,别人再来给你找事,什么时候是个了结?你去害人,别人再害你,什么时候是个头?要化解和别人的矛盾,不要与人结仇记怨。每个人都应该多反省自身的问题。
求名利,能得到名利吗?求富贵,富贵就会有吗?很多事情已经命中就有定数了,苦求也没有用呀。如果违背良心做坏事而得到这些身外之物,难道报应还会远吗?相信天道,顺天意行事,不做伤天害理、损害他人的事情,自己和子孙自然福德绵长,还是多修福德才是根本啊。见好就收,不要贪得无厌,贪欲过度,物极必反,得不偿失。
常听到人们提到人世“苦海”,争争斗斗不停歇,恩怨情仇几时休,冤冤相报何时了?真的是“冤家宜解不宜结”!大家都互相体谅一下,各自反省自身,这样才能化解恩怨矛盾呀,如果总盯着对方的不是,怎么会有结果和出路呢?唐伯虎诗题为“警世”,这首诗确有教化世人、警醒世人的作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