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的建筑史家阵内秀信曾经对十九世纪江户城地图做过详尽的研究,地图中做为背景的几乎都是富士山,那代表神圣性的存在,故异常地巨大,仿佛是江户的守护者。(图片来源:Adobe Stocks)
二○一三年六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世界遗产委员会将富士山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名单之一,为日本的第十七项世界遗产。对我来说,惊讶的不是富士山终于入选,而是怎么到现在才进入世界遗产的名单之一呢?
如果要找出日本文化的最佳象征,富士山无疑是最好的一个。富士山不仅是一座山、一座美丽的山、也是朝拜的圣地、信仰的中心、文化的原乡、艺术家与作家的灵感泉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是将富士山记录为“信仰的对像和艺术的泉源”。
信仰的对像和艺术的泉源
做为信仰对像的富士山,不只属于宗教范畴,它是根深蒂固存在于日本人心中的深层文化心态,这种心态甚至形塑江户与东京的城市景观。
如果我说东京的文化、信仰中心不在东京内,而是远在一百公里外的富士山,或许有些人会觉得不可思议。然而这就是东京的实相。从幕府时代的江户到现在的东京,日本文化不变的中心就是富士山,我无法在中华文明当中找到类似的例子,这反映出日本文化的特殊性之一。
在东京有些地名源自江户时代,像是“山手”与“下町”。“山手”和“下町”一开始指的是城市地形高、低的不同,而贵族住在地形高的小丘陵“山手”上,平民则住在小丘陵间的谷地“下町”。而在东京常见的地名,像是“富士见”或是“富士坂”,就是可以见到富士山的丘陵或是长坡。
知名的建筑史家阵内秀信曾经对十九世纪江户城地图做过详尽的研究,地图上展示了热闹拥挤的“下町”和在“山手”台地上的贵族宅邸。地图中做为背景的几乎都是富士山,不求比例缩放正确,那代表神圣性的存在,故异常地巨大,仿佛是江户的守护者。
远心力:江户的城市空间
阵内秀信在《东京:空间人类学》(东京の空间人类学)这本书中指出西方城市与江户的不同。他认为江户的中心不在城市之中,而在富士山和东京湾的轴线之上,这条线决定了江户的城市空间,一种被阵内秀信称为“远心力”的力量。
日本古代最重要的两个城市:京都和奈良,两者都在模仿中国城市的基础和思想上建造而成,根据青龙、白虎、朱雀和玄武等四方的观念,参照长安、洛阳的设计。然而,江户则不一样,它的基准点和中心在富士山,从当时的地图可以很明显地看到这样的思维─将军的“御城”是得面向富士山的。敬天畏人,富士山成为神圣的象征、崇拜的对像、文化的中心点。
崇拜山岳是日本传统宗教“修验道”的中心思维,而实践是修验道的重心,其中的“入峰”修行是在前辈修行者的带领下进入灵山。日文就有“山伏”一词,指的是隐居山林之人,入山修炼遵循一定的方式,以达成身心清净的目标。
从记录来看,富士山从平安时期(九世纪)就是许多民众的信仰。崇拜富士山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因为它是一座活动的火山,人们惧怕它喷发,所以为了镇住富士山,就在其山脚建立了浅间神社(约十二世纪中期以后,富士山喷发不再那么活跃)。日本传统的山岳信仰渐渐与佛教、密教结合,将富士山做为朝拜的对像,后来连一般老百姓也加入参拜的行列。从室町时代末期(十六世纪)留下的〈绢本着色富士曼荼罗图〉就可以看到参拜富士的队伍。
海上远观的富士山
除了宗教上的神圣性,富士山的美也造就了大量的艺术作品。江户时代最有名的作品就是葛饰北斋的〈富岳三十六景〉。葛饰北斋花了将近十年时间,画出富士山三十六种不同角度的样貌,不仅成就其个人艺术上的高峰,也造就了日本艺术的里程碑。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凯风快晴〉和〈神奈川冲浪里〉,这两幅图的构图和用色都堪称浮世绘的最高杰作。第一章已经提及。
葛饰北斋的画作不只影响日本,早在十九世纪,他的画作就东传到荷兰,使凡高大为激赏。除此之外,富士山的画作也成为西方人想像“东方”的一个重要元素。〈神奈川冲浪里〉一直是我十分喜欢的画作,从海上远望富士,可以观其美丽的线条,也可以欣赏海景。我在二○一三年底的日本行,选择了从海上观看富士山的最好办法─搭骏河湾渡轮。
从海上远观富士,其形状与弧线让它很容易与周边的山区隔出来,使人体会富士山之所以神圣的理由。那种美非人为造作可以形成,是只有自然的神来之笔才得以造就的完美。
骏河湾渡轮从静冈的清水港到伊豆半岛的土肥港,而骏河湾的“三保松原”是一座半岛,其上绵延的海滩长达七公里,超过五万四千棵的松树更是美不胜收的景观。浮世绘大师歌川广重的〈骏河三保のまつ原〉即以此为背景,渐层的用色,完美的构图,将富士山与骏河湾的比例切割得恰到好处。
日本花费了二十一年的时间,争取将富士山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对于日本人而言,这是一项全民运动,也是凝聚大家认同的活动。当富士山登录世界遗产的那一刻,它不仅是日本人的富士山,也是全世界的富士山。
==================
作者/胡川安
生活中的历史学家,身于何处就书写何处,喜欢从细节中理解时代、从生活中观察历史。在日本、巴黎、美国和加拿大生活过。因为工作的关系,也在中国不同地方旅行。
由于兴趣庞杂,大学双修历史与哲学,研究所于国立台湾大学双修考古学与历史学,后取得加拿大麦基尔大学东亚系博士。目前为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员、“故事:写给所有人的历史”(gushi.tw)网站主编,文章散见于杂志和各大媒体。
Facebook粉丝页:www.facebook.com/lifecircus.tw(胡川安的Life Cir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