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奈的心情示意(图片来源:Pixabay)
【看中国2018年6月21日讯】本文是摘自《美国留学那点事》发表的一篇文章,读高校的作者谈及不想回国时的无奈:
每次回国,无论是待两周还是三个月,都被父母骂“性格不好”,觉得我在亲戚面前冷漠,问及关于国外的情况时极少搭话。我后来总结了一下,一般来说对话是这样进行:
“呀,你又回来了啊?”
“放暑假了。”
“什么时候开始放啊?”
“六月初。”
“怎么那么早啊?唉我说,美国学习就是轻松,还是国内学生苦。早知道把我家娃送出去,哪像现在啊,高考、就业、结婚、买房,压力那么大……”
上述对话中的“暑假”可以改成“圣诞假”、“六月初”可以改成“十二月中旬”,放春假的话还能更有创意一点。这个模版绝对百试不爽,而且每一次遇到这种问话,我除了沉默之外没有什么可以干的了,把话听到心里博自己一呵呵,然后把嘴缝得紧紧以免说错什么话让父上母上脸挂不住。
回到家里必然又是一顿数落,有时被骂委屈了,我的泪腺甚至还会很入戏地洒几滴眼泪,我趁着东风向父母解释说在美国并非他们所想的,而我又不知道该怎样回复。每次他们听完我说都叹气着表示理解,说他们也知道我辛苦,可是不喜欢我的态度。
其实我不是没有想过要表明我的态度,而是愚笨如我,真的想不出来很机灵的回答,可以让父母有面子,让我不委屈,而且让听者一时反应不过来。我缺的不是态度,而是和亲戚们周旋的技巧,尤其在他们的娃坐在旁边听的情况下,我不想误伤无辜。
我绝对不敢否认国内教育带给学生的压力,尤其中考高考,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搁谁身上估计会吃不好睡不香。而且能在这样三点一线的生活里熬出头的人我非常佩服,努力、天分、运气缺一不可,能大大方方的人必然是要有一颗强大的心脏。
在美国学习很轻松?
在美国,没人逼着你每天刷题学习,甚至上到了稍高级的课之后,老师根本就不检查作业了,更别说公布考试排名,这种事情在山校简直是天方夜谭。
对于大多数亲戚的提问我的反应就是语塞,有种被人一句话说死的感觉,若要反驳的话基本上就肯定是要撕破脸皮了,特别是在这种让我特别有倒苦水欲望的话题上面。我其实也有想过要来“比谁的经更难念”,连台词都想好了:
1.嗯,美国也有高考啊,你说哪种高考?有很多种哦,SAT、ACT不是要二选一吗,大多数人两个都试一下,但又不能打无准备之仗,所以自然刻苦学习啦。平时上课的内容和SAT、ACT一点关系都没有,但这不代表你不用准备了,题还是要刷的,只是占用休息时间而已。考完了成绩不能取消!很多学校在申请时可是要看你黑历史的。
2.对啊,我们不是一考定终身。SAT、ACT每个最多能考三次。这个考试什么时候考呢?每个月有那么几个周六我们是在万人坑里度过的,五~六个小时中间就尿那么两三次,跟同学抱怨都会被误以为作弊啊。不过没关系啦,Junior Year大不了用掉了六个周末而已。
3.既然美国教育那么缤纷,当然不能只看一门考试成绩啦!你还得考SAT2,也就是分科目考试。这个还小意思了,数理化就国内高二高三难度而已,考个三门就行,很轻松的!不过,你还是得花几个周六来考。Junior Year剩下的周六又被用掉了好几个……
4.国际生还要考托福的啊!这个是小意思了,但是托福也是周六考。让我们再去掉一个周六……
5.当然了,平时成绩怎么能不算呢!绩点可是衡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最佳方式啊!所以老师们是勤勤恳恳,每周三个小考一个大考,全都计入成绩册,考砸了一个就跟好成绩好学校说拜拜吧!有些老师还将Class Participation (课堂参与)算在成绩内,英语不好的或者喜欢沉默都很惨哦。
你因为这个事情去跟老师闹不愉快的话,老师觉得你这人怎么只是为了分数而学习啊!不喜欢我的课!扣分扣分!推荐信上再吐个槽,得,你就等着被大学拒吧……
6.很多人说美国课轻松简单易学,嗯,我不能昧着良心否认。能够全选最低等级的课,数学从四则运算,三角形面积、圆形面积、长方形面积,四年高中上完也就上到个初三难度,全拿满分妥妥的。不过,稍微有点儿脑子的人都会选稍难的课,如荣誉课程(Honors)啊,大学先修课程(Advanced Placement,AP)啊。
甚至大学本科课程,可以九年级进来就开始学微积分。总是有几个大牛这样干的,其实光那几个大牛就够了,就是靠0.1%养剩下来的99.9%。分数不好拿是其次,至少得对得起私立学校贵的学费。对了,AP这个东西可是要考试的,每年五月都会抽出两个星期全国统一考,但美国老师不教刷题,所以考试前都是看你自己造化了。
在美国的其它活动也很耗时
以上只是学习部分哦。美国怎么只有学习呢!课外活动什么的肯定得有啊。
练习乐器(图片来源 : Pixabay)
1.数学社科学社机器人队什么都是标配了,在申请大学的时候没什么亮点,虽然投入的时间不少,但是还是要搞搞其它的活动。比如说社工啊,得花时间;比如说体育啊,美国人很多都是练童子功,每天放学后训练两小时,要把别人比下去还得靠练,也得花时间;比如说乐器啊,一天几小时,也得花时间;再比如说学生会啊,别人说你歪果仁英语都说不溜的凑什么热闹,去去去,不投你也没办法,要建立威信,还是得花时间……
2.算笔账吧,时间也剩不了多少了,睡个几小时勉强还能够,但这样是不行的啊,老师会很担心你为啥不社交!然后你就必须得花时间社交!这也就算了……
就算你以上全部都保质保量完成,大学不一定要你呢!你文书还得写得好,配得上完美的考试分数、完美的课外活动、完美的推荐信和完美的平时成绩。美国大学才不会想只会读书的书呆子呢!他们要全面发展的书呆子!听见了吗?全面发展的书呆子!你家里要能给他们捐栋楼就更好了……
笑而不语打哈哈
以上内容估计都能写篇论文了,别人还不一定听进去呢,何苦来解释呢?久而久之就练成了笑而不语之功,对于这些问题打哈哈就过,不多想不堵心,也同样是尊重他人痛苦的一种方式吧。毕竟总有一天觉得现在的这些所谓煎熬和历练算不上什么事,眼前的难题迟早都会慢慢淡化,无法解决也是如此。
请原谅我的精神洁癖——我对虚情假意的好奇心并无太高的容忍度,而作为一个“单纯”、“天真”又“嘴笨”的人来说,我并不愿意在这种带陷阱的问题上多费心思。并非我恶意揣测他人的心理或者放大人性中的恶,而是一次次看似单纯无害的问话都可以转变成各种各样的比较。
这种对话重复频率高了,父母在身边时会站出来帮我说一句:“美国生活也没有那么轻松。”心里就会忍不住颤抖好几下;在这样的氛围下把我送出去读书,他们顶着的压力不单只是财政上的,也不单只是单纯地艳羡儿孙满堂的家庭,最伤人的不过是他人的不理解,也不愿理解。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恨”是共产主义的根本来源。“恨”和妒嫉心紧密相连,而妒嫉心派生出绝对平均主义,即不允许任何人比自己好、富有,恨所有优秀的人和出类拔萃的事物。共产主义鼓吹的“人人平等”、“天下大同”就是这种“恨”的表现。很多中国人教育孩子、鼓励人“上进”,都是运用挑起妒嫉心的方式,用“把别人比下去”作为上进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