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进潮”中,原来存在相当高的流动率,反映台籍老师西进面对的多方面问题。(图片来源:Flickr/总统府)
【看中国2018年7月21日讯】台籍教师赴陆成为焦点之时,他们在大陆的高流动率则是“西进潮”中的另一面向。一名在福建教书的台师分析,医疗品质、科研压力、师资水准参差不齐,这三点最令台师伤脑筋。
福建省教育厅在2017年10月下旬公布,至2020年前,将引进1000名台湾优秀教师到福建省大学任全职教师。消息爆出后,在台湾引起讨论,陆方这项对台政策没流于口号,部分在福建的台师都感觉从台湾来的老师变多了。
一名在福建某大学任职的台师向中央社表示,因地利之便与文化相近,福建是台师的主要分布地之一,福建省教育厅2017年发布招揽人才公告后,台师微信群上的新面孔增加不少,赴陆工作的讨论也更显热络。
然而这名教师表示,尽管赴陆的台师看似年年增多,但台师在大陆的高流动率也很值得关切,以他任职学校的台师为例,光今年就有1/4出现人事异动,当中不乏有人是在台湾找到工作后而决定“回流”。
他指出,台师高流动率的现象并非仅限于单所学校中,而是台师在陆任职的常态。
上海市台湾同胞联谊会、上海海外联谊会沪台交流委员会2017年起开始举办台师招聘活动,以首届招聘为例,当时有50名台籍博士到上海面试,最后只有5、6个人到大陆教书,其中一个今年也想换工作。
分析台师高流动率的原因,前述受访台师认为,有一个大背景是,相较北上广等大城市与985、211大学人才济济,会大力招揽台师的学校多位于二、三线城市或排名较不靠前的学校,这些地方生活条件、师资都有改进空间。
他表示,他的台师同事离开,背后考量包括孩子就学、医疗问题,再来就是同侪间的水准参差不齐,与预期的教书环境不一样,最后就是台师往往被委以科研重任,很多人自嘲“学术长工”,久了便喘不过气。
这名台师说,许多人看台师赴陆的议题时,只注意到薪水,但大陆的学术环境,尤其是会特意开缺给台师的大学,许多都希望台师能帮忙冲“学术KPI”,若无法达成目标,很容易被指指点点,心理负担很沉重。
过来人:先回答自己要什么
曾经是大陆台生也当过台师的李政亮说,到中国大陆念书,年轻人终究要回答“你要什么”以及“如何避免成为别人的工具”的问题,如果还不能判断,不一定要赶搭中国这班列车。
台湾大学毕业的李政亮,2000年前往北京大学,取得哲学博士后,2007年到2011年在天津南开大学任教,目前在政治大学兼课,并以观察中国社会发展为专业。
李政亮观察,台湾学生到大陆念书,最不适应的应该是网际网络的使用,以及相应的价值观念。另一个差异,则是台湾与中国主权这个“永恒的话题”。他认为,两岸年轻人互动会擦出很多火花。对台湾1990年后出生的年轻人来说,自由像喝水呼吸一样正常;但对同年龄的大陆人来说,这世界是需要筛选的。
在两岸大学都有任教经验、知名作家李政亮认为,年轻人到大陆念书,终究要回答“自己要什么”、“什么是良善的生活”,应当要把个人对好生活的期待和对好社会的看法整合起来考量。(图片来源:中央社)
除了社会风气,各种与政治挂钩的政策风险,也是在大陆就业就学必须考虑的变数。李政亮2011年在台湾出版“拆哪!我在这样的中国”一书,天津南开大学发现后,在未依照劳动合同法的情况下,就对他发出不续聘通知。
当前大陆当局推出政策吸引台湾年轻人赴陆读书、就业,李政亮说,“拉拢台青”成为地方官员的政绩指标之一,但政策可能随时变化,台生要想清楚,“不要变成别人升官的筹码”。
他认为,年轻人到大陆念书,终究要回答“自己要什么”、“什么是良善的生活”这些问题,不能只看到大陆“发展很好”,而不去想自己是否能适应庞大的竞争;不能只看经济不管政治人权环境,因为人不是政经分离的动物,应当要把个人对好生活的期待和对好社会的看法整合起来考量。
他建议,台生也可以先透过赴陆实习、交换等短期交流来回答这些问题,如果还不能做判断,不一定要急着搭中国这班列车。
对于大陆高教放宽吸收台生的政策,李政亮不预期会立刻造成效应。
从大环境来说,他观察这两年台湾对大陆的看法有些变化,经过李明哲被捕服刑、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刘晓波过世等事件,台湾对中国态度不完全是几年前的“经济发展人人称羡”。
此外,大陆中产阶级的焦虑这几年特别严重,中国的经济成长逐渐面临瓶颈,这些对台生赴陆意愿都会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