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强则国强——“让私营经济下课”的悖论!

作者:时寒冰 发表:2018-09-22 09:45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看中国2018年9月22日讯】通过追溯集中补交社保的做法,正在被中国国务院叫停。国务院在9月18日决定“严禁自行集中清缴”,这种纠错措施的出台,是大家共同呼吁的结果,感谢所有关心中国企业生存状况的人!

新闻回顾:前段时间,吴小平一篇“让私营经济下课”的文章在国内引发热议。随后官方媒体以严厉措辞表示要“高度警惕私营经济离场这种蛊惑人心奇葩论调”,间接表明了政府态度。随后,9月18日召开的中国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要求把已定减税降费措施切实落实到位,预计为企业减负超1万亿元,确保社保费现有征收政策稳定。同时,抓紧研究提出降低社保费率方案,与征收体制改革同步实施。

民营企业不能倒下!

中国的国有企业已经是世界上最强大的了,通过世界500强企业排行榜可以清楚看出来。国有企业无论是在资源占有上,还是在政策支持、金融支持等方面,都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地位。

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企业之间的竞争,尤其是民营企业之间的竞争。原因非常简单,民营企业效率最高,竞争力最强。

大家耳熟能详的数字是,民营企业对国在高新技术企业中的占比超过了70%,提供了城镇就业超过80%,对新增就业贡献率达到了90%。

在外部贸易摩擦不断升级的大背景下,中国民营企业的生存压力极大。补交社保、税收、各种乱收费等等,都在困扰着民营企业。如果民营企业倒下了,影响的就是高达80%的城镇就业。

日本政府债务不断攀升,为什么还能屹立不倒?

很多人都知道,日本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步入了失去的20年。为了支撑经济增长,日本政府债务不断增加。日本政府债务偿还率,即偿还国债的费用占财政一般账户支出的比重居高不下。

1979年,日本国债偿还率超过10%,1987年,超过了20%,此后基本在20%左右变动,2010年该比率为22.37%,仅次于社会保障支出。

但是,日本政府债务不断增加,为什么能够维持那么多年而没有倒下呢?这是因为日本企业的负债在此期间却是下降的!

麦肯锡一项针对日本情况的研究显示:1995年,日本企业的总债务占GDP的比重为148%,2000年降低到125%,2005年进一步降低到91%。10年间总共降低了57个百分点。

日本企业负债降低主要是靠政府减税。上世纪90年代泡沫经济破灭及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日本政府通过大规模的减税,刺激经济增长,造成了税收收入的大幅减少。

2010年的税收收入仅相当于1990年的62%。其中,个人所得税和公司税仅相当于1990年的49%和32%。减税增加了企业的盈利水平和扩张能力,也增加了政府的债务。

但是我们反过来想想,假如日本政府不实行大规模减税的政策,导致企业大面积倒闭,民众消费能力骤降,日本还能维持那么多年吗?

为什么川普(特朗普)敢在全球发起贸易战?

美国经济这两年稳健复苏,也得益于政府对企业的大规模减税。减税不断增加政府背负的债务,很多人判断美国要撑不下去依据的这是这一点,但忽略了企业债务的下降。

对企业大规模减税后,企业竞争力变得更强,这才是特朗普对外打贸易战的底气所在。

试想一下:如果美国国债大幅度减少,甚至把钱借出去赚点利息,而企业的负担持续增加,竞争力衰弱,失业率上升。特朗普还敢这样满世界挑事儿吗?

在我国,每当压力重重的时候,我们首先会加大基建投资。每一次加大基建投资,的确能产生短期的效果,但是这种力量会越来越微弱。它对股市带来的利好刺激,也越来越短暂。

因为,有关部门主导的投资跟企业所主导的投资是不一样的。企业首先要考虑成本,考虑未来市场所能带来的收益。而这些因素,是有关部门做投资决策时,很难考虑周全的。

而且,有关部门所主导的投资最终还是需要靠税收、发货币、发债来完成,这又会削弱民众的消费能力。

所以,在当下,中国要多多善待最具活力的民营企业,通过减税减费等措施,让他们在压力重重的情况下,能够维持生存和发展。这样,才能确保足够的就业,确保财富的创造机制继续运转。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责任编辑:宇真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