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原创视频/影片:李慈)
冷风飕飕,来一碗热腾腾的麻油鸡、姜母鸭、羊肉炉、药炖排骨……舒筋活血,大呼过瘾。冬天,就是要“进补”!
中医传统理论认为“冬不藏精,春必病温”,冬令进补可以暖身御寒,调养身体,以应对来年生活中的挑战。因此,对中国人来说,冬天进补是传统的大事,无怪乎冬天一到,药膳小吃店门庭若市。
冬令进补的好时机一般从“冬至”开始,冬至是一年中白昼最短的日子,又说“冬至一阳生”,意为阴气到冬至时将盛极而衰,换句话说,阳气也从冬至时开始萌芽了。
依照体质选对食材
进补必须依照个人体质来补,中医师指出:药膳的食材没有好坏之分,只要选择适合自己的食疗就是好的药膳,但不能随意进补,否则补过头可能补出便秘、流鼻血、口干舌燥、口腔溃疡等症状,反而伤身或补出变形的身材。
进补前建议先咨询中医师,了解自己的体质,当脾胃虚不受补时,食材需要先调整以健脾去湿。如果体质特殊,吃了八珍、十全等身体出现不适症状者,也应找中医师诊治,依体质开立适合的进补药方。
如果本身是容易拉肚子、频尿、手脚冰冷等寒性体质,建议吃四物汤、羊肉炉、姜母鸭、十全补汤等进补;而平时怕热多汗,容易便秘、口干舌燥的燥热体质,适合喝四神汤,或玉竹、党参、防风、山药等熬煮的凉补汤品;寒热体质症状都有的人,进补就要更小心了。
过敏性鼻炎患者或有呼吸道症状者,进补要特别注意,多吃能补气血的中药,例如八珍、十全炖鸡鸭,或羊肉炖乌枣等,平价的桂圆肉炖糯米糕,补气效果也很好。
一些慢性病患不宜进补,包括痛风、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或是感冒、咳嗽、头痛、喉咙痛的人,体质燥热,也要等痊愈以后才能进补。
另外,医师提醒,晚餐时间进补最适合药膳的功效吸收,进补次数不要过频,进补的时机也很重要,有些女性有月经症候群,经期之前吃补品会拉肚子,表示经前不能太油腻的补品。
比较适合大众的安全补品是四神汤和四君子汤,可以从秋天开始吃以调养脾胃,初冬吃四物汤,接着吃八珍汤,最后吃十全药膳排骨,循序渐进的进补能收到很好的防病健身效果。
常见的进补锅物
1、麻油鸡(烧酒鸡)
鸡肉“肉甘温,补虚温中”,是平价滋补食材,搭配当归、桂枝、川芎、茴香、枸杞,和酒同煮,补效比十全大补汤温和,亦可加入凉性蔬菜降低燥性。选用乌骨鸡的话,有很好的补肾益精、益气养血功效。
2、羊肉炉
羊肉是温补好食材,冬天进补主角之一,能“补虚劳,甘热,属火,可益气血,壮阳道,开胃健力,通气发疮”,搭配当归、黄耆、生姜、川芎,以及可降低羊肉燥性的白萝卜,加上米酒同煮,能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四肢冰冷的情形。
3、姜母鸭
鸭肉滋阴降火,是许多人冬季进补的首选。(图片来源:Adobe Stock)
鸭肉“补阴,甘冷,滋阴补虚”,加入老姜、川芎、当归等药材共煮,既有气血双补的效果,又有鸭肉滋阴降火的好处,是许多人冬季进补的首选。加入凉性的大白菜、高丽菜等蔬菜,有助于降低燥性,消食下气,益脾和胃。
4、四神汤
是中医师推荐的平补药膳之一,药性平和,以茯苓、莲子、山药、芡实(或薏仁),加入猪肚或猪小肠炖煮而成,能补肾、健脾、利湿,常吃有补中益气、帮助消化的功能。经常便秘、熬夜、嘴破、长痘痘的人很适合食用。
5、十全大补汤
十全大补汤是以当归、人参、黄蓍、茯苓、白术、白芍、甘草、川芎、熟地黄、肉桂枝等药材,加上肉类同煮,充满浓浓的中药味,“气虚兼血虚”的人非常适合食用。
怕燥热火气大的人 煮麻油鸡的2个小秘诀
秘诀1:
麻油爆香,经过高温后,吃起来容易燥热,可用苦茶油(使用其他油也可以)取代麻油爆香。
秘诀2:
姜片跟酒都是发热食物,可减少姜片跟酒的使用量。
不燥热的麻油鸡汤蘑菇面线
麻油鸡汤蘑菇面线做法简易,吃了不燥热不上火。(图片来源:看中国视频)
材料:鸡肉、姜片、白蘑菇、面线
调味:盐、麻油
做法:
1、在平底锅中放入苦茶油。
2、放入姜片,爆香约1~2分钟。
3、放入鸡肉,用长筷子拌炒翻动,直到表面有微微的变色。
4、放入麻油,用筷子搅拌翻炒,约1分钟。
5、打开锅盖后,用筷子将鸡肉拨开,让鸡皮不要黏在锅底。
6、煎到鸡肉表层出现出现明显的金黄色,加入开水,水量要淹过食材。
7、盖上锅盖,焖煮20分钟。
8、放入白蘑菇,盖上锅盖,焖煮5分钟。
9、打开锅盖,搅拌一下,放入盐巴调味,关火,起锅。
10、煮一锅水,水滚开后,放入面线,等水再度煮滚后,将面线捞起来。
11、捞一些麻油鸡汤,淋在面线上,拌一拌做成干面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