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都很有思想,不会随波逐流,而保持着自己应有的姿态。(示意图/Adobe stock)
【看中国2018年12月13日讯】中国古人和现在的中国人很不一样,那时候的人用现在的话讲,都很有思想,很多人有远大的志向,且很有自信与朝气,也真的能做一番事业出来。当然古代并不都是盛世,还有很多乱世,但即使是在那些乱世中,其实还是有相当多的人,不会随波逐流,而保持着自己应有的姿态。也仍然还有相当多的人,能够逆流而上,所谓板荡识诚臣,说的就是这样的人。
所以,我读到他们的故事时,不只是那些故事在吸引我读下去,我更愿意去思考,是什么使古时的他们与今天的我们如此的不同——这些思考或许比故事本身更为重要。而当我这样去思考时,我看到的是,古人不只是活在他们所在的当下,其实他们是活在历史中的,只是那个历史的范畴有所不同,而这也将决定他们生命的选择与高度。
最普遍的,中国古人常讲光宗耀祖,年节祭祀都要祭祖,有了成就要禀报先人,做了坏事,无颜见先人于地下,中国古人也常以此来教育下一代,不要做对不起祖宗的事。从下民百姓直到天子无不如此。天子做错了事,比小民犯错,还要严重,首先是对不起天地,但接下来是一样的,对不起列祖列宗。所以,可以说,中国的古人,相当一大部分人是活在他们家族的历史中的。或者说他们是为了荣耀家族,为了造福子孙而活着。当然说到这儿,还是补充一句,这种荣耀不是那种功利的、势利的,而是一种道德的荣耀。
那么,还有一种人,他是超越了自己的家族历史,他是活在更广泛的一方乡土的历史中。比如项羽。项羽称霸天下,是他人生最风光的时候,他说了一句话,“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项羽在乌江边不肯渡江时,是他人生最落魄的时候,他又说了句话“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度而西,今亡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哉?”今天的人不是常说存在感吗,借用这个词的话,那么项羽的存在感,归属感,在哪里呢,在他的家乡,在楚地,在那一方历史与人。
超越家族,和乡土,还有一种人,他是为一个朝代而活。这个就不多举了,那些在一个朝代将要谢幕时,仍然为之坚守到最后的人历朝历代都有,只是想说一句,我们不应该也没有资格用一种功利心去批评他们是愚忠,而是应该用一种道德心去敬仰他们的气节。他们能做到这些,是因为他们的心胸太大了,大到装下了一个朝代的历史,文化,与人。
还有一种人,他们甚至超越了世俗,我们可以说他们是世外的。他们可能是修道的人,可能是修佛的人,可能大隐的高士,也可能是在乱世中沉浸于著书,作画,与音乐的人,他们所展现的是另一种精神境界,他们的心中承载的历史跨度更大,超越了家族,超越了乡土,超越了朝代。所以他们是为了苍生,或是为了文明的延续而存在。比如孔子就是这样的一种人,他是春秋之世的人,但他是活在三代的历史中的,他为了延续那个文明而存在。没有那样的心胸与气魄,是不可能在被匡人围困时,还能弦歌不绝的。
而现在的很多人活在哪里呢,活在所谓的现实中,甚至只活在此刻的现实中,多一步都不愿为之多活。所以才会有人甘于醉生梦死的生活。而人又是社会中的人,当社会中的很多人都活在当下的小我时,这个社会就变得非常可怕,有多可怕,看看如今的中国大陆,衣食住行无不流毒,假恶斗狠无处不在,就这么可怕。所以,人,不应该这样狭隘的活,那么,应该怎样活?
虽然,现实有时很灰暗,甚至狰狞,但在这个现实中我也遇到过一些人,在残酷的迫害中,仍然坚守正义与良知,在滚滚洪流中,捐此一身做中流之砥柱。他们自然不是为了一个朝代而活,也早已超越了家族和乡土,我想,他们就是那种为了苍生的福祉,为了文明的延续而活的人,他们活在过去与未来中。这是一种境界。生命的境界决定生命的承负。所以他们才能够顶住那么大的压力,背负那么大的痛苦,勇于自任,有所担当。
历史虽然漫长,五千年不是都走过来了吗,还有什么会是遥远呢。在历史的长河中,走到今天,有多么的不易,看看古人的故事就知道了。所以走到现在,这个纷纭乱象与千古变局同在的当下,今天的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继续走下去,走出来呢。
古人有句话,相忘于道术,相忘于江湖,说的就是境界要开阔要高远,不要为执念、偏见而存在,要明白为何而活,如何活。其实,这并不是一种强为或臆想,而本就是生命的真相,生命本就是与历史与未来同在的。生命是有使命的,唯有彻悟真相,让真我复活在宏大的历史与恒久的未来中,才能够不迷不惑,才能够不辱使命,才能冲过这一切,证见生命的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