曙光下的绽放。(图片来源:Adobe Stock)
《悟道》诗文/上德不德,是以有德(注)
身神合一体
道中炼真神
玄虚法轮转
木子盼归真
人离天道远
华夏不见春
备注:“上德不德,是以有德。”此句出自《道德经》。作者老子,又名李耳。字伯阳,又称老聃,后人称其为“老子”。
老子认为,“道”为天道。祂的属性工作表现为人的“德行”。为人处事者,凡是符合于“道”的一切行为就称之是“有德”之人。反之,背道而驰者,则是“失德”与堕落。故此,“天道”与“人德”不可分离,但二者又是有很大区别的。因为“人德”有上下之分,“上德”者完全合乎“天道”运行的规律与精神。而“人德”是“天道”在人世间的具体体现。“天道”乃是自然界运行的客观规律,祂是不以人的私心,私情逻辑,和小我的人情世故为转移的。所以古谚曰:“天道无情,常与善人。”
而“人德”也就是华夏神传文化针对于“积善”而言的教化众生的由来。即我中华民族之泱泱华夏文明所宣导与传承的厚德载物,立身处世,安邦定国,平天下。只是到了后来,华夏文明走向了变异与堕落。近代更是满目疮痍,没落不堪。《道德经》指明了天道是三界万物生长的根源所在。无道而不德,人要有对天道,神明的敬畏之心在先!这是做人与安身立命的根本。人类的发展,必须以此为基础,在此之上做人做事,通过不断反省内心,认识天道的运行规律,即“修真养性”。这个真,其实是指人类通过不断反省,修炼,才能不断接近对天道规律的认识。这也是历代得道之人穷尽一生的修炼追求。敬畏天道,顺应天道,以此衍生“善心德行”才能不仅服务自身,更益于家庭与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协调共处,融合共生。人类只有臣服于此,按照天道的客观规律办事,才得以福寿绵长,国家兴旺,造福子孙后代。综上所述,只有将“天道”融入人类的身心灵,由此发生的行为才是“人德”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