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史上第一张黑洞照片诞生(网络截图)
【看中国2019年4月13日讯】(看中国记者黎小葵综合报导)就在人类史上第一张黑洞照片诞生之际,中国大陆图片网站“视觉中国”11日陷入一场不断发酵的“版权风波”。
“视觉中国”列黑洞照版权惹议
4月11日,有网友发现,一张全球天文学家同步发布的黑洞照片,在中国知名视觉内容互联网版权交易平台“视觉中国”上,列为自家公司“版权所有”图片,使用者需付费才可下载使用,从而引发争议。目前该网站已暂停服务,恢复日期尚不明朗。
公开资料显示,视觉中国是中国最大版权图片服务商,成立于 2000年6月,由柴继军、雷海波等人创建。
据视觉中国官网介绍,该网站提供数以亿计的图片及影音素材,同时与百度、腾讯、阿里巴巴、华为、国家旅游局、2022 北京冬奥会组委会等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此外,视觉中国还与海外知名传媒,如 Getty Images、BBC、ITN 等机构有版权合作协议。
该公司2017年财报显示,营收总额为8.15亿元人民币,其中“视觉素材与增值服务”收入为5.84亿元,占总营收72%。
天文学者:图片人人可用
对于最初视觉中国提及的使用黑洞照片需要联系视觉中国,欧洲南方天文台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独家采访时表示,视觉中国从未与欧洲南方天文台联系,并指视觉中国这一行为“不合法”。
欧洲南方天文台官网显示,黑洞图片可免费下载,只要注明图片来源是“事件世界望远镜”组织(Event Horizon Telescope)即可使用。
《财经》引述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武向平表示,黑洞照片由全球8部“事件视界望远镜”(Event Horizon Telescope)共同观测而成,也是由200多位科研人员组成的团队完成的科研成果,“一旦发布,就是全世界可以使用的,媒体上也可以看见,只要标注是哪里来的就可以。”
而视觉中国的客服人员却将黑洞图片商业使用权,开价为800至3000元销售。
面对外界舆论压力,视觉中国于4月11日下午在微博发表声明,承认图片授权并非独家,其他媒体和图片机构也获得了授权。但同时解释称,该图片根据版权人要求只能用于新闻编辑传播使用,未经许可,不能作为商业类使用。
截止4月11日晚间,受版权事件影响,视觉中国网站已无法打开。同日,“视觉中国”所在地的天津网信办,传出约谈了“视觉中国”网站负责人;随后视觉中国通过微信公众号再次道歉,承认审核不严,并表示将暂时关闭网站,全面进行整改。
4月12日,视觉中国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公告了“视觉中国”网站被关停的消息。
视觉中国成众矢之的
目前,这起事件在网络社交平台引发热议,甚至成为官方调侃的对象。
新浪微博上,“视觉中国道歉”相关内容阅读量已达2.9亿,讨论量近5万。
《人民日报》11日晚发表微博,讨论版权保护与商业模式问题,并配有“不敢配图”字样的图案;新华社旗下新华网也在官方微博调侃说,“视觉中国”,咋啥都是你的?
新华网评论则称,“保护版权是社会共识,但不能为了利益滥用版权,以版权之名,图利益之实。”评论强调,视觉中国“自我反省是不够的,有关部门还要介入做进一步调查,给公众一个交代”。
此前,视觉中国经常作为版权维权的一方出现在公众视线中。 《第一财经》报导,“视觉系”公司作为知识产权侵权纠纷中的原告一方,涉及官司超过2000起。
中国知识产权争议
英国广播公司(BBC)报导,中国大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知识产权律师斯伟江指出,视觉中国打官司反映的是知识产权保护的一个“模糊地带”。
“知识产权的运用是有张力的,有的人用的夸张一点,有的人保守一点,但如果消灭这个模糊地带反而会缩减知识产权的保护,”他说。
不过,也有声音认为,在版权意识并不强的中国大陆,视觉中国起到的作用不能忽视。
摄影师“常青藤”表示,他自己会将作品上传到这种平台,不少公司、媒体会无端盗用摄影师的作品,如果作品放在视觉中国这类平台上,平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他们的版权。
事实上,近一年来,知识产权保护一直是中美贸易战中的主要议题,伴随两国越来越接近达成贸易协议,这个时间节点发生知识产权争议对中国可能有些尴尬。
“视觉中国做的是中国知识产权法律规定允许的事情,如果因为知识产权问题导致这个平台关闭,那反而说明中国的知识产权法没有张力。”斯伟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