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出现不少为守贞洁而严拒恶人或为道义而做出令人赞叹之事的美丽女子。图乃清赫达资画丽珠萃秀册--“吴西施”。(图片来源:公有领域)
《世说新语》在品评东晋才女谢道韫时,用了一个简洁传神的词汇--林下之风。但是仔细想来却有了疑问,什么样的风韵能以林下譬喻,为何又要用林下风形容女子才情?山林清幽,人在其中自有一番脱俗出尘之气,这倒让人想起大名鼎鼎的竹林七贤。
那么,有没有一片树林,是古代女子的专场,演绎她们的高情远致?“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三千年前的《诗经》就告诉我们,女子们已经提着竹筐,走进桑林,进行采摘桑叶的工作了。采桑是养蚕中的一道工序,在男耕女织的古代,女子在家中从事养蚕、纺织、缝衣等事务,这采桑自然成了她们的日常。那一片片苍翠的桑林,也成了为她们著书立传的舞台。
因为一个个流芳百世的传奇故事,“采桑女”从一个普通的职业,成了一类奇女子的代称。或许,桑林中的这些女子,留下的正是一种别致的林下之风。
最贞烈--质本洁来还洁去的秋胡妻
这是春秋鲁国一个没有在历史上留下姓名的女子,只因为嫁了一个名叫秋胡的官人,便成了后人所谓的“秋胡妻”。然而有趣的是,在这段传奇中,无名无姓的妻子成了人人传颂的“洁妇”,有名有姓的丈夫反倒成了配角。
《列女传》中说,秋胡成婚五日,就离家到陈国做官,五年后功成名就,带着金银财宝,一路驾车衣锦还乡。谁知秋胡路过一片桑林,见到一位美貌的采桑女子,就忍不住下车,上前搭讪:“小娘子顶着太阳采桑,我在大道上用餐,请让我们一起在树荫下用餐,休息片刻。”
采桑女只一心采桑,根本没把他的话放在心上。秋胡继续说:“辛苦种田不如碰上丰收年,辛苦采桑不如遇见卿大夫。我把我的金子送给你吧!”采桑女不堪其言,厉声斥责:“这是什么话!我采桑劳作,纺纱织布,能够供养公婆和家人。你不要非分之想,我也没有淫乱之心,更不能接受你的食物和金子。”
秋胡被采桑女说得哑口无言,只好继续赶路。回到家,他把钱财交给母亲,又见到多年未见的妻子--竟是方才被他调戏的采桑女,顿时羞愧得无地自容。妻子发现自己思念的丈夫品行如此低劣,也大失所望。
她说:“你读书修身,离家做官,五年才得还乡,应当快马加鞭赶回来。但是你喜欢路旁的妇人,还要把金子给她,这是忘母。忘母就是不孝,加上好色荒淫,有亏德行,就是不义。事亲不孝,那么事君就不忠。在家不义,那么做官就不能妥善处理政务。”秋胡妻历数丈夫不孝、不义、不忠、不理的行为,并为他深感羞耻,于是做出一个决绝的选择:“妾不忍见,子改娶矣,妾亦不嫁。”她离家一直往东走,最终投河自尽。
年纪轻轻的秋胡妻,在家矢志守节、侍奉长辈,在外目不斜视、洁身自爱,看清丈夫后毅然决然、以身殉道,这样一位女子,果然当得起“洁妇”之称!秋胡妻用自己的言行告诉世人,德行操守比生命还要珍贵,所以她用一种极端的方式,成全了她坚守的道义。
(未完,请待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