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分享一下小龙虾背后的经济学。(图片来源:Adobe stock)
【看中国2019年7月26日讯】据说现在年轻人财务自由有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叫地铁自由,上班下班随便坐;第二重自由叫做打车自由,说走就走随便打;第三重境界叫做车厘子自由和小龙虾自由,达到这一重境界不太容易,主要原因是太贵,一斤将近一百块,而且怎么吃似乎都吃不饱。所以今天来分享一下小龙虾背后的经济学。
在经济上,一个东西贵,大多数原因是需求太旺,而供给相对不足。小龙虾这些年一直都很火,我们看到最新数据2017年小龙虾的产量突破了110万吨,增长速度达到了30%还多!大家知道现在经济增速是6%左右,一个生意有30%的增速,你在当下的中国掰着手指头数,也没几个。当一个东西的供给以30%的速度增长,都压不住价格,那么可想而知,它的需求量究竟有多大!
那么,小龙虾为什么会这么火爆呢?
先来想象一下吃虾的场景:你会把它剥成三个部分,钳子、虾头和尾巴。当我们把这些表象给解构掉之后,从生意视角来看,小龙虾的内核和本质,它也是三个东西:蛋白质+调味品+社交属性。
首先来说蛋白质。大家知道蛋白质是有机体和生命的最基本构成要素。人体重量的18%是蛋白质构成,人体的生存、发育和生长,需要不断的摄入蛋白质。
如果你去看一下全球各地人们的食谱,海外他们主要吃的是牛肉和鸡肉,咱们这主要是猪肉,还有现在消费升级说的生鲜、鱼,今天谈的小龙虾,这些东西的本质,都是蛋白质,并且是优质蛋白。过去没有经济条件,大家摄入蛋白质主要靠植物蛋白,豆制品之类,今天大家开始不断摄入更高级的蛋白,鱼和虾是典型。
所以,从这个角度,人类的生命进步史,就是一步摄入蛋白质不断升级的历史。所有为人类提供蛋白质摄入的,无一不是好生意,并且都是超大的大生意。
接着来说调味品。调味品的本质是个什么东西?调味品的起源和本质是为了掩盖食材的不新鲜。你去看一个有趣的规律,越是经济发达的地方,它的食材越细、但调味品却越粗。
日本特别典型,它那个味道比我们差远了,但是它的食材很好(贵)。中国吃生蚝时候,服务员问你:这位先生,蒜蓉/豆豉了解一下?
可是你知道法国人吃生蚝可不加这些有的没的,因为足够新鲜。
但假若是在一个经济的发展中阶段,在消费普及作为主要矛盾,在解决不平衡不充分作为主要逻辑的当下,调味品虽然不是一个最佳选择,但是它给大多数普通人,提供了一个极具性价比的折中方案:我现在可能暂时没条件顿顿吃生鲜,但是我可以用很好的调味品,就吃点普通的鸡肉鸭肉,也能吃的有滋有味,这也是创造很大社会价值的。
所以你去看,卖酱油的,可以做到三千亿市值;卖醋可以卖到几百亿市值。这就是因为调味品,确实满足了人们很大的一块儿需求。
最后一个,社交属性。社交的意义,从心理学的角度是因为远古人们捕猎是靠协作的,你不合群,就没吃的。那些不合群的基因在远古就挂掉了没遗传下来,而社交和合群的基因,延续到了今天。
比如,朋友在看的电影,朋友在看的新闻,朋友在玩的游戏,它带来的强社交捆绑,会带来非常高的转移成本,也就是俗话说的,粘性特别强,重复购买率特别高。所以你去看,所有带有社交属性的东西,几乎统统都是大生意。
我们再来总结一下,小龙虾你把它解构之后,它的内核本质就是三个东西:蛋白质+调味品+社交。蛋白质不用多说,鱼和虾本来就是高质量优质蛋白;调味也很简单,重麻重辣强刺激上瘾;社交属性,满手都是油玩不了手机强制沉浸性社交。
三个核心要素,你单拎出来一个都是千亿级别的大生意,不用说你把三个组合在一起,想不爆发都很难。
这对个人有什么启发?第一,商业和创新的本质就是排列组合,你把要素进行解构,重新排列组合,就有可能出来新东西;第二,你所投资和从事的行业,一定要构建在稳定的需求之上:
小龙虾不是今天互联网火起来的,年轻人可以问问父母,上世纪八十代中国经济刚开始市场化,那时候就已经流行小龙虾了,一晃三十年还在,因为背后三个核心需求一直都没变。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责任编辑:辛荷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