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多房企挣扎在“活下去太难”的窘境中。(图片来源:Adobe Stock)
【看中国2019年11月24日讯】(看中国记者丁晓雨综合报导)过了这么多年好日子的房企,终于走到了生死存亡的边缘。销售遇冷、拿地困难、债务压力山大,违约阴霾笼罩,众多房企挣扎在“活下去太难”的窘境中。
2019年 房地产企业终结的开始
据人民法院公告网显示,截至11月20日,房地产开放商的破产数量已经高达446家,平均每天就有1.5家房地产企业倒地破产,创下历史记录。
一直以来,房地产行业被认为是挖金子的行业,中国富豪榜的上榜人物也大部分都是房地产商。为什么短短一年时间,近500家房地产企业就走到了绝境,非死不可呢?
据中国国内媒体报导,近期,一份来自广东证监局的监管罚单可能透露着当下房企深陷的普遍困境。
11月14日,广东证监局对外公布了对颐和地产信披与违约等违规行为的情况以及对公司董事长予以警示的行政监管措施。
据披露,广东证监局调查显示,截至5月31日,颐和地产共有9笔超过1000万的未披露到期债务违约,合计金额超过50亿元。而这家老牌房地产商所面临的资金危机,只是行业普遍危机的冰山一角。
10月,三盛宏业集团董事长因难以向员工兑现公司理财泪洒当场。随后,三盛宏业因涉及交叉违约条款被中诚信托查封旗下资产,并宣布该信托计划提前结束,成立临时监管小组推进债务重组。三盛宏业,一个曾经闯入房地产市场百强的企业,就此陨落。
宁波银亿集团,一家原本拥有400亿市值的上市房企公司也于2019年6月14日向浙江省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重整。
从资金吃紧、销售紧张到债务问题集中爆发,几乎所有出现问题的房企都经历着相似的过程。事实上,不仅是中小房企集体破产,包括五洲国际、新光集团等大中型房企,也先后爆出资金链危机。
业内人士认为,过去房地产企业红火,依赖的是持续不断的现金流和不受限制的高杠杆。如今这种高杠杆扩张的模式,让房企财务费用率快速上升、筹资现金流恶化、现金短债比快速下降,成为压垮房企的沉重枷锁,而各种融资渠道的“关闭”,令房地产企业面临双面夹击,令很多公司活不下去。
据不完全统计,最近两个月,房企获批的ABS产品不足5只。在股权融资市场,涉房融资项目趋于停滞状态。wind数据统计显示,今年以来,约有19家上市房企发布定增的预案(部分修改定增预案),但仅有4家被证监会核准。
海外高息举债 国内卖股卖地 房企断臂求生
房子卖不动、拿地困难、债务违约迫在眉睫,在房地产商眼里,现在只剩下一样东西“钱”,为了找钱,房地产商们已经饥不择食了,越来越多的房企将海外借债作为救命的稻草。
据悉,今年以来,海外美元债发行放量明显,其中高息举债成为这波债券发行的主要特点。
7月12日,泰禾集团公告披露称其全资子公司拟计划在境外完成4亿美元债券,并在新加坡交易所挂牌,债券期限3年,债券票面年息15%,每半年支付一次。
当代置业更是以最高利率15.5%的美元债发行刷新纪录。此外,天誉置业、弘阳地产、新湖中宝、阳光城、中南建设等多家房企均在今年发行了数额不等的高息地产美元债新券。
有数据显示,截至11月13日,2019年以来内地房企赴海外发债规模约为610亿美元,已经接近去年全年发行总额(约616亿美元),已经公布的融资计划则达624亿美元。
除了海外大规模高息举债,房地产商为了回笼资金也是绞尽脑汁,不惜售卖地皮、股权以“断臂求生”。
为了求得生存空间,不少房企开始精兵减将、削减库存,今年9月,房地产行业资深人士杨红旭通过公众号发布消息称,负债千亿的新湖中宝开始准备卖地求生。
此前新湖中宝发布公告称,公司及全资子公司新湖地产集团将与融创房地产集团签署《合作协议书》,融创地产或其指定方将受让公司持有的浙江瓯瓴实业有限公司和上海玛宝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股权及相应权益,交易总价款为67.05亿元,新湖中宝一次性获益5亿元,此举被业内称为“割肉之举”。
出售项目股权割肉求生的,还有华侨城、阳光100、上置集团、粤泰股份等在内的多家房企。
另一个回笼资金的必杀技就是降价销售。今年8月,恒大启动“全员营销”抢收计划,优惠最高可达6折。此举迅速收效,不到一个月,恒大便实现了合约销售金额831亿元,刷新了集团单月合约销售金额历史记录。随后,时代中国、融创天津等两家房企先后被曝出要求全员卖房、打折销售。
今年双十一,房地产商在线抛出大量五折房源。据阿里淘宝显示,上万套特价房源进入双11活动,而京东平台上一次性提供全国各种房源6000套,新房全款5折起等。同时,还有上万套恒大房源即将登陆苏宁进行销售。其他优惠减免及抽奖活动更是数不胜数。
但房企的花式救生并未改变整个行业的命运。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研究员王若辰表示,10月二手住宅价格有31城上涨,35城下跌,相比9月,房价下跌的城市数量增加7成。
在业内人士看来,房地产行业的洗牌局开始,可以预见,房地产行业的马太效应会越来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