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省连云港码头的集装箱。(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看中国2019年12月10日讯】2020年被中国官方媒体描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完成“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有分析认为,在美中贸易战久拖不决以及经济增速不断放缓的背景下,中国的最高领导层或打算采取突出“稳增长”的政策措施,以确保实现中共制定的上述两个宏大的经济目标。
中共总书记习近平12月6日主持召开了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2020年的经济工作。新华社的报导说,这次会议认为,中国经济在2019年面临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但中央坚持了稳中求进的方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高质量发展。
报导说,2020年全国经济工作将“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
亦有分析认为,在内外经济下行压力的叠加下,要求经济处于合理的运行空间意味中央要更多地强调“稳增长”的部分,特别是考虑到2020年是“十三五”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两大任务的收官之年。
2019年第三季度的中国经济增速已滑落至6%,触及中国政府制定的经济年增长率6-6.5%的下限。这在中国国内引发了是“保六”还是“稳五”的讨论。中国央行顾问刘世锦上周六(12月7日)在北京出席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主办的“第17届中国改革论坛”时表示,中国经济在2020年至2025年间将进入所谓的中速平台,增速可能在5.6%到6%,甚至或者在5%左右。
到目前为止,北京还没有采取重大的所谓强刺激措施,以避免加剧地方财政状况恶化的情况。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高级研究员加里.克莱德.哈夫鲍尔(Gary Clyde Hufbauer)对美国之音说:“人民银行在放松银行信贷条件方面非常谨慎。人民银行对影子银行及其放贷的操作以及低级别债务违约率的上升非常担忧。因此我们看到中国央行只出台了一些较为温和的信贷宽松政策。眼下还看不出中央政府会推出大规模的刺激措施。”
有分析人士指出,虽然中国政府今年到目前为止并未出台“强刺激”措施,但一些小规模的“保增长”措施已经开始发挥作用,包括在货币政策方面,中国央行年内两次全面降准,释放资金约2.4万亿元人民币;三次对中小银行定向降准,释放资金2800亿元。此外,中国政府在财政减税降费方面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也均有动作。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哈夫鲍尔说,考虑到中共在2021年有两大经济硬指标需要完成,中央政府可能会在经济增速跌破5.5%的情况下出台刺激措施。他说:“基建项目会是大头,另外在改善环保项目上还有很多可以做的,比如关停煤炭发电厂,新建核电厂或燃气发电厂等诸如此类的项目。但如果经济增速再放缓零点几个百分点,那么政府会在2020年中期出台刺激措施,以确保经济平稳运行到2021年。”
哈夫鲍尔也表示,目前北京迫切希望能够与美国达成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从而消除中国经济所面临的一个最大外部变数。他表示,预计美中双方能够在一周甚至一周之内宣布一些举措,至少是推迟目前定于12月15日开征的新一轮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的关税。
中国商务部助理部长任鸿斌星期一(12月9日)表示,中国希望尽快取得各方都满意的谈判和磋商结果。他说:“关于中美经贸磋商和谈判,我们希望双方本着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原则推进谈判和磋商,也照顾到彼此的核心关切,尽快取得各方都满意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