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下令大开营门,施了一个空城计。(示意图/图片来源:Adobe Stock)
“空城计”说的是三国时期魏蜀争战,诸葛亮以一座空城,吓退魏国大将司马懿15万大军的故事。这故事情节生动,戏剧性强,通过小说《三国演义》和京剧的介绍,它更是家喻户晓。
但是,小说和戏剧不一定是历史事实。“空城计”就与事实不符。首先,所有史书上,都没有这样的记述;其次,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小说、戏剧描写的“空城计”就发生在那次北伐战争中),与诸葛亮对战的魏军统帅是曹真,并不是司马懿。司马懿当时正带兵镇守宛城(今河南省南阳市),并没有到离宛城约1000公里的那次魏蜀交战战场(在今甘肃省东南部)。司马懿与诸葛亮对阵,是后来曹真去世,司马懿接替曹真后的事;再次,诸葛亮一生谨慎,司马懿多谋善算,两人性格都与“空城计”中所描述的诸葛亮冒险侥幸,司马懿愚蠢慌张,大相迳庭。
《三国演义》描写诸葛亮搞“空城计”的地方,叫西城(今甘肃省天水市西南的盐关镇一带),就在那次魏蜀交战的战区内。据史书记载,蜀将马谡失守街亭后,诸葛亮下令“拔西县千余家还于汉中(蜀军的前进根据地)”。三国时期人口稀少,一个县没有多少户人家。这就是说,诸葛亮撤退时,把西县(可能是城区)的人民都撤空了。这也可以算是“空城计”吧,但不是《三国演义》和京剧里的那种“空城计”。
三国真有空城计 主角是蜀将赵云
历史上,三国时期倒真的有过一幕空城计,但主角不是诸葛亮,而是蜀国大将赵云。
纪元219年,刘备、曹操各率大军,争夺四川与关中平原之间的一块好地方——汉中盆地。有一次,赵云带领少量骑兵行进,中途忽然与曹军先锋部队相遇。
交战不久,魏军大队人马赶到,形势非常危急。但是赵云毫不畏惧,勇猛地冲入魏军中,纵横刺杀,给魏军以突然打击,然后且战且退。魏军见赵云兵马不多,就紧追不舍。赵云一路退回到自己在沔阳(今陕西省勉县东)的营寨里,魏军也一直追到营门外。
蜀将张某想关闭营门,严阵御敌。但赵云说:“不必。”下令大开营门,营内偃旗息鼓,好像一座空营。实际上,当时营里兵力也确实不多。魏军在营门外犹豫不前,满心狐疑,探头探脑。因为他们知道赵云是蜀军中的一员骁将,英雄了得。现在一路把他们引到这里来,营门大开,不见兵卒,这与战争中常见的诈败诱敌,设伏围歼的战法,太相似了。几个魏军将领,紧急商量了一会儿之后,急忙下令,火速撤退。
赵云一见魏军撤退,立即挥旗擂鼓,虚张声势,并以骑兵飞箭般地在魏军后面追杀。撤退的魏军,惊慌逃命,自相践踏,许多人掉进汉水里丧命。
刘备在后方听到消息,第二天一早,亲自到赵云的营寨内外,察看头天战斗的现场,询问当时的情况。最后深有感触地说:“子龙一身都是胆啊!”
实际上,赵云这个“空城计”,除了勇敢大胆之外,难道不需要高度的机智吗?
(据清代《渊鉴类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