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不断,饥荒在即(图片来源:STR/AFP/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0年8月15日讯】中国政府本周三发布的夏粮收购进度显示,河北、江苏、安徽、山东及河南等地的小麦收购减少三成左右。不过,江苏、河南等地官媒继续“报喜”,称夏粮丰收“保持历史最高水平”。
过去多月,中国主要农产地区发生大规模灾害,农作物受严重破坏,但中国应急管理部副部长兼水利部副部长周学文在本周四(13日)记者会上反而大胆预测,今年会是大丰收之年。“大水之年往往是丰收之年,晚稻收获会丰收。为什么会丰收?水土条件好,土也肥了。通过我们这些救灾措施,通过我们灾后恢复重建,恢复加强种植管理,通过一些技术手段,我想今年粮食应该不会受到影响。”
中国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网站发布今年夏粮收购进度,截至8月5日,主产区小麦累计收购约4285万吨,同比减少约938万吨,其中:河北收购约356万吨,同比减少约94万吨;江苏收购1084万吨,同比减少118万吨;安徽收购593万吨,同比减少222万吨;山东收购661万吨,同比减少54万吨;河南收购912万吨,同比减少539万吨;湖北收购139万吨,同比增加6.8万吨。主产区油菜籽累计收购70.6万吨,同比减少5.1万吨。
学者忧粮食减产三成或致饥荒
对此,河南学者唐光明周四接受自由亚洲电台采访时说,中国的粮食危机越来越近,这也让官方担忧,于是出台各种相应措施:“河南是全国有名的粮食主产区,这样一个农业大省,粮食不仅供给河南本省民众,也供应全国。今年上半年疫情影响特别大,尤其是播种期、春耕期赶上封村、封路,后来又是大雨、水灾,所以影响是很大的。”
疫情洪灾持续各地都说粮食丰收
今年1至7月,中国先后遭遇新冠肺炎疫情、百年一遇的洪灾,湖北、安徽及江苏部分地区被洪水淹没,农作物失收在多数学者们意料之中,但是上述地区媒体却称粮食丰收。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7月14日发布数据,夏粮总产为252亿斤,比上年增产8.8亿斤,增长3.6%。河南调查总队7月17日发布数据显示,今年河南全省夏粮总产量达750.75亿斤,仍然保持该省历史最高水平。
过度开发及征地导致耕地减少
对于今年中国各地夏粮征收受挫,河南洛阳农民何慧玲对本台说,这与粮食减产与耕地被过度开发有关:“过度的开发、过度的征地,导致老百姓中很多人没有土地可种植。农民平时生活靠买粮食生活。我们当地现在很多土地被征收,老百姓大部分是留守老人。年轻人大部分出去打工。”
家乡在河南息县的邢鉴对本台说,河南是农业大省亦是劳务输出大省:“近年来,种植成本逐年提高,农民种植积极性在下降,再加上地方政府的腐败无能,但凡有一点开发价值的可耕地便被滥用以城市开发扩张,很多农民意识到务农的收于远远低于城市务工的收入,进而导致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失,可耕地大面积荒芜。”
河南周口夏粮减产三至四成
据中国数字时代网站发表的一篇文章称,5月底,作者了解到老家河南周口的小麦收割情况,普遍减产三至四成。不过,河南当地媒体仍然一片欢腾,宣布“夏粮丰收已成定局”。这样的宣传,既是一种“思维定势”,也是“政治正确”,报道粮食减产,恐怕要上级批准才行。文章说,虚报产量不可怕,减产也不可怕。但是,当减产的同时,又虚报产量的时候,就非常可怕了。那么,存不存在并没有减产,而收购不上来的情况,也就是粮食还存在农民家里?答案是否定的。其结论就是,中国的粮食收购过去20年完成得非常好,粮食大部分都集中在各种粮库里,农民手里没有余粮了。
河南南阳村民林先生对记者说,他家根本没有存粮,中央政府发声提倡节约粮食就是担心出现粮荒。他说:“这几天不是中央都发声了,要节约粮食。我们老家,家里面现在没有什么粮食。最主要原因还是现在种田的人少了。再有就是耕地面积减少了,这是必然的。”。
有学者认为,在当今世界,如果出现饥荒,它一定不是因为粮食“减产”,而是因为政治因素。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责任编辑:胡力汉 梒青 来源:自由亚洲电台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