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报”传六世与“福报”八百年(图片来源:Adobe stock)
宋太宗赵光义谋害兄长宋太祖赵匡胤,篡夺皇位,多行不义,遗害后世,子孙两次绝后,还落得整个皇族沦为金国奴隶的奇耻大辱。与之鲜明对比的是北宋名臣范仲淹,他一生都在为国分忧造福百姓,不惜四次被贬。范仲淹清苦一生,却后世兴旺,福贵八代,其中的奥妙在哪里呢?
篡江山改史书 宋太宗六世业报
尽管宋太宗赵光义多次篡改史书,很多历史真相仍然难被掩盖。赵光义弑兄夺位,逼死兄长的儿子,逼死作为皇储的弟弟赵廷美,都是为了把皇位垄断在自己的子嗣。他还射死花蕊夫人,在毒死南唐后主李煜,强暴其妻小周后,还毒死了原吴越国主钱俶……
他以为这样就能江山永固,岂料老天有眼,做恶的报应像天网地网般,朝他的家族张开了。
宋太宗的长子疯了,次子作了皇储,结果病死了,三子登基就是真宗。真宗的儿女接连夭折,唯一的儿子就是后来的仁宗。仁宗无子,主脉绝后。过继堂叔的儿子,又往下传到第二代、第三代时,发生了靖康之耻,太宗的后裔——京城皇室都被掳到大金国为奴,女眷多被迫成为官妓(其中就有宋高宗赵构的生母和发妻),唯有赵构逃回,建立了南宋。
儿女皆夭折,赵构又被金兵吓得一蹶不振,从此绝后。传说他在伯母元佑太后“异梦”的警醒下,不找太宗残存的子嗣了,反而回过头来找寻宋太祖的后裔为皇子,把皇位又还给太祖的后人。
别看太宗当时能凌驾于王法之上,做恶也能不受惩罚,可见道德的力量制约着一切,天理昭昭,善恶必报。
积德行善福报后代。(图片来源:Adobe stock)
忧国为民造福祉 范仲淹家族繁盛
范仲淹是北宋名臣,还是著名的文学家、军事家。他的《岳阳楼记》堪称千古绝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境界,成为中华名士的理想风范。
范仲淹自幼丧父,在清苦的生活中发愤学习,考取进士后,处处为百姓忧劳,为百姓造福。
他做兴化县令(今江苏兴化市)时全面治理海堤。一次,大海潮卷走一百多人,他站在潮水里指挥抢修长堤。不久,绵延数百里的长堤横亘在黄海滩头。盐场和农田有了保障,流民扶老携幼返回家园,人们把这条海堰叫作“范公堤”,至今尚存。
范仲淹对朝廷的错误不执行、不姑息,为此他四次被贬黜京城,仍不改本色。他领兵抵御西夏,坚守筑城。朝廷在冒进大败后,按照他的战略才取得了成效。敌国都敬畏范仲淹的治军,后来终于和议,化解了兵戎。范仲淹主导铲除弊政的全面改革,社会焕然一新,时称“庆历新政”。
即使后来范仲淹受谗言被贬,他仍然为百姓谋福。
范仲淹在任上病死,朝野上下一片哀声。全国百姓纷纷哭祭,连西夏国的少数民族都连日斋戒,聚众祭奠。朝廷给了他文人最高的諡号:“文正”。
范仲淹一生乐善好施,死时家人贫困交加。但是,他把福德留给了后世子孙。他的儿子范纯仁,后来也当了宰相。在富不过三代的常例中,范氏家族人丁兴旺,荫福八百多年,到民国时期范家还赫赫有名,这正是积德行善福报后代的真实写照。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以史为镜,可知兴替。历史上大至朝代的兴替,小至个人家族的兴亡,都逃不过老天的法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