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只有1次提及消费,‘安全’一词出现高达22次。(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0年10月31日讯】(看中国记者李正鑫综合报导)中共总书记习近平近年来不断发声,表示以消费为主拉动经济增长,不过,从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的公报来看,只有1次提及‘消费’,而提及‘安全’一词高达22次。
据中国官媒发布的会议公报,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尚未提到“十四五规划”的具体经济成长目标。至于“2035年远景目标”,会议公报发布了模糊的目标: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大幅跃升,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再迈上新的大台阶,人均GDP达到中等已开发国家水平等。
至于下一步中国经济的发展,会议公报显示,要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坚持扩大内需,培育完整内需体系。要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全面促进消费,拓展投资空间。
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是一次经济为主题的会议,六千多字的会议公报中,和经济密切相关的词汇却不多:提及‘消费’1次、‘经济增长’2次、‘投资’3次、‘就业’3次、‘内需’4次……
而提及‘安全’达22次、‘创新’15次、‘开放’11次……
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中出现的词汇频率。(图片来源:东吴证券研究所研报)
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这或反映出习近平心中的惶恐和想要做出一些改变意图。
不过,对于“双循环”、“内循环”、“扩大内需”这些模糊的目标来说,多位学者表示不乐观。他们认为中国如果不积极改善对外关系,中国经济的困境不会改变。
据《美国之音》10月30日报道,香港大学亚洲全球研究所所长陈志武说:“中国的科技行业如果做到了百分之百内循环,那一天就是它的竞争力走到了谷底的一天。”
陈志武举例称,从宋代以来,中国就不曾在科技创新上当过主角。而中国在过去20年来所打造出的科技创新环境和火旺局面,就是因为受到了美国在资本上的鼓励和技术上的扶持。不管是过去的苏联,或者是计划经济制度下的中国,百分之百自我循环就是创新和竞争力非常弱的时候。中国虽然有14亿人口,但光靠国内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来打造科技实力是不够的。
因此,陈志武认为,如果中国开始走内循环的路,就会把过去所积累的创新能量给压制下去。
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北京大学经济系教授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也表示,如果在美中关系缓和的前提下,中国致力于解决内部经济结构矛盾,还可以实现经济的良性增长。但现在两国关系面临不确定性,内循环的规划是不太具效果的。
并且北京当局对提振内需、刺激消费从而拉动经济增长也是无能为力。
北京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会会长、十一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贺铿对《路透社》表示,中国的核心经济问题并未解决,关键问题是GDP分配结构失衡。宏观经济的根本问题是要调整这个结构,要适当地控制基本建设的规模,要让居民收入增长更快一点。如果今年不发生疫情,明年经济增速可能低于6%。这意味着,从2010年以来经济持续下行并没有得到改变。
贺铿认为,1998年开始,中国每年最终消费率平均下降1.2个百分点。世界平均最终消费率是65%,1998年中国是62.9%,和世界平均数差不多,但2010年最终消费率降到45.5%,比世界平均数据低了将近20个百分点。
另外,2019年中国的出生人口降至1,465万,据恒大研究院的分析,中国人口出生人数可能持续下滑,2030年可能将降至1,100万以下。但中国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数量却急剧上升,2019年时的占比已达12.6%,预计占比将于2022年突破14%,意味着中国正式进入深度老龄化的社会。
人口趋势凸显了中国社会“未富先老”的深度问题,该研究指出,相较于美、日、韩老年人口占比达12.6%时,这三国的人均GDP都在2.4万美元以上,但中国同期的人均GDP却只有1万美元。这充分说明,中国老龄人口对“十四五”时期的内循环和扩大内需等战略方针所构成的不利因素。
中国总理李克强也对媒体证实,中国有6亿人口的月收入还不到1,000人民币,在此前提下,让人很难对中国的消费前景抱有乐观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