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9日,中国第四大航空集团、资产高达万亿的海航集团正式破产重整(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1年2月3日讯】2021年1月29日,海航集团收到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出的《通知书》,主要内容为:相关债权人因我集团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申请法院对海航集团破产重整。看来,和方正、华晨等很多巨头一样,压垮海航的最终还是债务。这意味着中国第四大航空集团,资产高达万亿的海航集团正式迎来破产重整。海航集团在挣扎“自救”两三年后,彻底缴械投降了。
我们先来看一下海航集团破产重组的情况。1月29日,海航集团官网和官微以及相关上市公司齐发公告,宣告海航集团走向破产重整的“重生”之路。海航集团表示,将依法配合法院进行司法审查,积极推进债务处置工作,支持法院依法保护债权人合法权益,确保企业生产经营顺利进行。
大家注意,我们这里说的所谓破产重整,是指当企业资不抵债时,管理层可以向法院申请破产重整。一旦申请获得批准,则债权人就不能向破产企业催逼债务。法律允许由同一个企业的管理层向债权人提出一个重整方案,延期归还债务,停止发放股息,暂停支付债务本钱,只支付利息,削减无担保的债权。说白了基本就是三条路,债转股,减少债务以及延迟支付债务利息,或者无限期延迟支付利息。基本上相当于赖账不还了。
其实海航的破产早就有端倪了。去年海航的互联网金融公司就多次出现过无法及时兑付的情况,海航的多只债券也出现了违约,而且不止一次,可以看出海航的现金流已经出了问题。
而进入2021年1月以来,海航集团走向破产重整端倪更加明显。1月22日,海航集团发布了题为《航集团风险处置进展顺利,即将进入关键时期》公告,顾刚辞去海航集团董事及执行董事长职务,任清华辞去海航集团董事及联席首席执行官职务。这都是海航两个重量级的人物。
这是2020年2月29日,海南省海航集团联合工作组入驻海航近一年来,首次正式对外发布公告。这次海南省接管海航,其实就是在替债务缠身的海航来兜底。
来一组数据对比一下:2019年海南省一般财政收入才814亿元,支出1859亿,本身赤字1000亿元。海航债务有7000多亿,是海南财政收入的近9倍多,是海南一省赤字的7倍,最大的赤字省河南也才6000亿,而2019年中央财政盈余才5万亿,也就是说中央必须拿出七分之一的钱去救海航!海航的债务,为什么要由国家财政来兜底?大家想过这个问题没有?
从当初将国有资产私有化,海航依靠债务疯狂扩张,到如今天量的债务后,甩手给海南省政府,让政府接盘7000亿的债务,本质是由全体纳税人承担烂债。
而现在看来,海南省政府也没有兜住,而且也兜不起。回过头来看,海南政府空降两名官员到海航,就是为了做好海航的破产工作的。确实很讽刺,当初的保密工作做得很好。
1月26日,中共海航集团有限公司第二次代表大会在海口召开,顾刚当选新一届海航集团党委书记。1月29日,海航集团官宣,相关债权人向法院申请海航集团破产重整。这意味着,工作组进驻近一年,海航集团正式被人为引爆。
我们来看看海航集团天量的负债。海航集团何以步入今天重整的地步?原因在于:前期盲目的“买买买”大扩张陷入债务危机,加之新冠肺炎疫情冲击,航空业主业受到巨大影响,盈利能力雪上加霜,导致“自救”无果。
2017年末,海航集团爆发流动性风险以来,在各方支持下,海航集团积极开展“自救”,但未能彻底化解风险。
前几年海航疯狂扩张,在全球买买买,但是买多了消化不了,而且很多资产质量也有问题,导致负债沉重,海航这些年被流动性问题困扰。这几年海航一直在全球亏本抛售资产自救,可以说在全球也是出尽洋相。海航创始人陈峰小学毕业水平,也登上哈佛讲座,演讲内容是玄学,更是出尽洋相。
然而2018年7月,海航集团原董事长王健在法国神秘死亡,使海航集团进一步陷入风雨飘摇境地。可以说王建神秘死亡就是海航总矛盾、总危机的爆发,这给了海航致命的一击。
背负中国史上最大债务的海航集团,正式发声明,指因不能偿还债务,法院对集团破产重整。原本淡出业务一线的创始人陈峰,重回海航集团一线掌舵,担任海航集团董事长,陈峰毫不避讳地屡次提及海航“流动性风险”。他在2019年的一次讲话中就说:“总而言之,我们自身没有准备好,所以就出现了之前‘买买买’,没海航不能买的;如今又‘卖卖卖’,又创世界处置资产之最,我们已处置了3000多亿资产,在这种跌宕起伏当中我们深刻反思。” 他深刻反思的当然是海航超出自身能力盲目负债扩张的事情。
这几年来,海航的债务和海航的股权结构一样,一直都是海内外广泛关注的话题,可以说都是谜。截止2019年6月底,海航集团总资产9806亿元,总负债7067亿元,资产负债率72.07%,相当于72%的钱都是借来的。其中短期借款951亿元,流动负债3098亿元,偿债压力非常大。
世界上的企业,要想快速扩张,无非是两种方式:一种就是利用自己的核心技术和独特的管理模式,进行多元化,实现企业的裂变;第二种就是利用大规模负债,主要是银行的授信,疯狂购买,实现企业规模的夸张,至于购买的资产是否能消化,是否能盈利,都不是企业短期考虑的问题。海航无疑是属于后者。
2003年时,海航遭遇史上最大危机,是年亏损近15亿,几乎站在倒闭的边缘。经过10年发展,到了2013年,海航的资产规模已达2660亿元。到现在海航规模基本达到了1万亿,但其中的债务就高达7000多亿。
对于一家没有核心技术和业务的航空公司来说,凭什么能借到这么多钱,这就是最大的问题。过去两年,海航集团全靠国开行、农行、建行等银行团7000亿授信支撑,截止2019年底,海航一共无偿使用3975亿授信资金。可以说,银行等金融机构对海航无限量的信贷支撑,是海航能支撑到现在的关键。而这种无限量的授信额度,可以说不是一般的企业能拿到的。
而现在海航申请破产重组,意味着这些债务可能将会大幅度减计,或者一笔勾销。这些债,被海航挥霍掉了,但是变成了国有银行的坏账,最终由央行和财政部注资的国有金融公司买单,因为在今年即将启动剥离商业银行坏账的时候,海航7000亿债务中的大部分将作为银行的不良资产被剥离,最终由全体纳税人来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