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正孩子的饮食习惯,更可以有效提升学习效果。
天下父母心,总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更专注学习、更有活力冲劲、能文能武,而且自主学习。我说这一切的起点,还是要回归到孩子的日常饮食。
上补习班苦读的孩子远比我们想像中更普遍,为了赶补习,正餐往往草草了事。即便帮孩子带了便当,让他们可以在补习班熬到深夜,但是便当的内容如果尽是一些冷冻调理食品,总是浑身疲惫的孩子也无法把书读进脑袋里。就像汽油耗尽的汽车,油门催得再紧也动不了。
在营养不足的状态下,体内有害物质还在不断累积,大脑与肢体都会不听使唤,让人心有余而力不足。与其顾着为孩子缴交昂贵的补习费,不如把心力用于导正孩子的饮食习惯,更可以有效提升学习效果。
前面谈到脑肠互通的话题。不良的饮食内容导致小肠黏膜损伤,肠壁出现间隙引发“肠漏”,让有害物质通过肠黏膜的防护屏障进入血液,循环到达脑部,造成“脑漏”(Leaky Brain)。也就是说,肠道状态不佳,给了有害物质进入脑部的可趁之机。
人类的脑部有“脑血屏障”这道防御机制,可以守护大脑,不让有害物质越雷池一步。然而,一旦发生“肠漏”,防卫机制出现破口,有害物质得以进入大脑引起发炎,演变为“脑漏”。
为何原本应该守住大脑的脑血屏障会失灵呢?原因很多,其中一项要因就是“过度摄取小麦制品”(麸质蛋白)。麸质蛋白的结构成分之一“麦醇溶蛋白”,会对消化道的细胞膜发送刺激信号,使其分泌“解连蛋白”(Zonulin)。
“解连蛋白”能在细胞与细胞之间打洞。过多的“解连蛋白”作用于小肠黏膜,会松解消化道黏膜细胞之间的“紧密连接”,引发肠漏。“解连蛋白”还会经由血液循环到达脑部,作用于脑血屏障,破坏脑血屏障的“紧密连接”导致脑漏。
儿童容易受到麸质蛋白与酪蛋白的影响,造成专注力和记忆力低下,脑筋一片茫然。(图片来源:Adobe Stock)
十岁前的儿童尤其容易受到麸质蛋白与酪蛋白的影响,诸多影响之一,就是引发“脑雾”。所谓“脑雾”,是脑子仿佛蒙上一层雾,专注力和记忆力低下,脑筋一片茫然。雾茫茫的脑袋自然不灵光,所以学习不力,有看没有懂,读书进不了脑袋。
预防脑漏,同样必须先从健全消化道做起,节制麸质蛋白、酪蛋白与糖类的摄取。此外,尽量把所有的毒素拒于门外,这些毒素包括接下来要谈的加工食品、真菌毒素等;然后是起居有时,作息规律,不累积压力(不让肾上腺疲劳)。
因为不良饮食导致肠道黏膜发炎,“紧密连接”(Tight Junction)这一细胞之间的“接着剂”松动,让有害物质趁虚而入,透过血液循环送往脑部。当“脑血屏障”(脑部防御机制)的“紧密连接”也松动时,有害物质就得以进入脑部造成发炎,成为引起发展迟缓、忧郁情绪等脑神经系统问题的导火线。
“吃乳酸菌健全肠道”是错误解读
全力守护孩子肠道健康的家长,往往会毫不吝惜的购买号称“有益肠道”、“健全消化道”的保健食品给孩子服用。比方说,吃内含乳酸菌的优格。然而家长不知道的是,此举连同酪蛋白也一起吃下肚,最终得到反效果。
同样道理,消化道不健康的孩子不适合食用发酵食品,因为发酵食品全是霉菌!孩子就是因为肚子里霉菌太多,才会出状况,再送来另一种霉菌也无法解决问题。
肠道不健康的孩子,多半不喜欢发酵食品,他们会本能的拒绝更多霉菌进到肚子里。所以我们治疗这些孩子的时候,也会要求暂停食用发酵食品。肠道霉菌过多的孩子,就连味噌汤也不爱。但是随着疗程进展,肠道健康改善,霉菌减少以后,他们就能接受味噌汤和发酵食品的口味。
食用寡糖(Oligosaccharides,又称低聚糖)的弊端,和吃乳酸菌的问题大同小异。虽然都说有益肠道健康,但寡糖不只是益菌的食物,它同时也是坏菌的营养,会让肠道内的细菌量暴增。肠道不健康的人尤其要注意。
想要健胃整肠,“把关”比“引进”更重要。将好东西“吃进来”以前,先把坏东西“拒于门外”更为关键。
本文由新自然主义出版社授权刊载,摘自《孩子怎样也讲不听?原因竟然是肾上腺疲劳!:有气无力!过动没定性!粗心大意!早上起不来!》,作者:本间良子,本间龙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