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为自己不配学数学的“数学资优生”。(图片来源:Adobestock)
“数学资优生”上大学后竟认为自己不配学数学?别再用“不是聪明就是笨”分类每个人
很多老师、教授和家长认为,只有某些人能学好某个领域的东西,这反映出固定型大脑的错误思维。由于大多数人终其一生都活在这样的思维当中,认为这是常识,难怪会有这样的想法。
各个年龄层的学生都曾因为固定型大脑的迷思而受到伤害,被学校、老师、父母放弃。有好几百万的儿童自信心低落,认为自己不能有什么成就。从另一方面来看,“资优生”的标签也不见得对孩子有帮助。乍看之下,这似乎很奇怪──“资优”有什么不好吗?被贴上“资优”标签,具有过人天赋,也是件坏事吗?
资优教育主张该给予高成就学生丰富、具有挑战性的学习环境。我同意这样的主张。然而,如果资优教育灌输这样的观念──只有一些学生具有天赋,就像上天特别赐予他们的礼物──那就大有问题。如果有些学生已达到一定的程度,资优教育就可以给这些学生更有挑战性的教材。
至于其他学生,如果透过努力,也达到这样的程度,应该也能接受资优教育。问题是,资优教育的专家并不告诉我们这点,而是说有些学生天生资赋优异,其他学生则否。在我看来,对那些认为自己没有天赋的学生以及抱持大脑是固定不变的人,传统资赋优异分类是有害的。
被贴上“资优生”标签反而有害,其中一个原因是,如果你相信自己具有某一方面的天赋、拥有“数学脑袋”或显露某种才华,之后碰到挫折则会特别难熬。我想起去年夏天,我和来史丹佛参加进修班的学员聊天。他们是来自各个学校的老师。我跟他们分享有关大脑发展的最新研究,也提到给学生贴标签有何缺点。苏珊娜举起手,幽幽的说:“你描述的正是我的人生。”
苏珊娜说,小时候她是班上数学最好的学生。后来,她进了数学资优班,师长常夸赞说,她有学数学的天赋。高中毕业后,她申请到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数学系就读。大二时,她修了一门特别难的课,倍感挫折。她想,自己应该没有数学脑袋,才会上得这么辛苦,于是决定转系,就此放弃数学。
苏珊娜说,因为她小时候被贴上“数学资优生”的标签,所以决定读数学系,然而进了数学系之后,这样的标签反而让她痛苦,认为自己不配,最后放弃数学。苏珊娜的故事很典型,任何一个学科的资优生──不管是英文、科学、历史、戏剧、地理等──都有可能像她一样,成为“资优生”标签的受害者。
如果有人赞美你天生具有某方面的脑袋──其实,你的脑袋还没发展完成──一旦碰到困难,你就会痛苦,开始怀疑自己。我碰到过很多放弃STEM 学科的人,他们说自己没有学习那些学科的脑袋。问题不在STEM 学科,而是谁让他们相信自己没有这样的脑袋。
因此,我反对给学生贴上各种标签,不管是“资优”、“聪明”或是“愚笨”等。我不是指每个人生下来都一样。每一个人的大脑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是有个别差异的。尽管大脑具有天生差异,后天经验对大脑的影响更大。也许有些人的大脑天生极其特殊,乃至后天不管做什么都影响不了,但这样的人很少,占所有人口的0.001% 以下。这些人的大脑差异往往造成残疾,如患自闭症类群障碍者,但也有一些人因而显现特殊的创造力。这些特殊的人也会因为被贴上标签而受到伤害。
我们早已脱离固定型大脑时代,进入大脑成长时代。我们应该庆幸自己能踏上大脑的成长之路,抛弃落伍的观念和做法,不再认为某些人是“天之骄子”或“天纵英才”。特别是我们该撕下那些过时的标签,以免带来更多性别和种族的不平等。每一个人都走在自己的成长之路,没有必要和其他人比较,更别提用二分法来看待所有的人,认为世界上的人不是聪明人就是笨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