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2021年4月16日讯】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了《国富论》,原名《诸国民之富的性质及其原因之研究》,这部伟大著作意欲找出让国民更富裕的规律并加以推广,《国富论》之后,人类社会200余年财富积累已远超之前5000年发展。
《国富论》认为,社会财富增长源于分工,分工效率源于互换发达。互换发达的前提是物权私有,因为人性总是想让自己私有的东西变的更多(人性自私),物权私有会激励人去创造更多的东西,每个人私有的东西都变多了,社会财富就增长了。
“人性自私“成为经济学(怎么没叫社会财富增长学呢?)的基础。
但这里至少有两个问题没有得到解答:
1)人性真的如此单一吗?
2)秩序的维护者,会不会监守自盗,投机秩序?
一 人性自私?
人性确定是自私的吗?或者是,人的自私到底从何而来?
1976年,道金斯(Richard Dawkins)写了一本书,叫《自私的基因》,完美解答了人性的问题。
道金斯认为,人只是基因的容器,人的性格特征是由基因自私这一特点决定的,而不是由人性自私决定的。基因自私与人性自私一个最大的区别是,兄弟姐妹和家族亲人,与你有着(部分)同样的基因。如果牺牲自己能让更多的同样的基因有机会存活,人就可能迸发出大无畏的牺牲精神,这时候,人是无私的,人就是高度道德的。
人性并不总是自私的。这是经济学的先天缺陷。
二 道德复合
自私是利己的,道德是利他的。
“人性自私”这一词,有意无意的在暗示,经济行为本身没有道德。确实,经济行为本身并不是基于道德感而发生的,养猪的目的不是基于让别人吃上肉的道德感。但经济却又是基于秩序的(没有秩序,需要什么抢就行了,自然就没有交换),秩序需要道德润滑。
基因的生存面临两个相反的道德力量:
1)从基因自身进化特性来说,人先天就会形成本能道德,即对有着相同基因的人更有道德感,会小范围利他,但会排斥基因不同的人。对基因不同者会极具攻击性(海外反华是有基因基础的),这是由黑暗森林法则主导的,这有利于形成小范围协作,但不利于形成大范围合作,合作范围小,分工就粗,经济基础就差。
2)从社会秩序进化特性来说,只有更高层级的社会道德(社会规范、法制等)约束小群体的对外(基因不同者)攻击性,才能扩大合作的范围,才能形成高等文明,才能形成好的经济基础。高等文明会扼杀甚至屠灭低等文明,从而影响基因的生存。
人类文明至今5000余年,这5000年文明竞争成为基因毁灭(而非自然的淘汰)的主要力量,想一下美洲土著的基因如何被西方文明入侵大面积毁灭,文明竞争影响社会道德在快速进化;但基因延续已经几亿年,本能道德根深蒂固。
本能道德会趋向于民粹化,而社会道德会趋向于一些普世价值。
基因生存面临着本能道德与社会道德的冲突。近5000年来在文明竞争的催化下,社会道德日益占据主导地位。但本能道德也会阶段性回潮。人之道德,一直在两者之间震荡,寻找平衡点。
经济行为本身并不需要道德,但经济只能在文明的基础上得到发展,经济需要立足于社会道德基础之上。
三 公正性
“理性人”基本上只关注与“人性自私”理念一致的合作。这里有两个要点:一致和合作。
如果加上“不一致”和“对抗”,这其实是一个四象限,经济学主要研究集中于四象限其中之一。其余三个象限很少涉猎。但财富积累既可以源于合作,也可以源于对抗。南宋之富裕更多是源于社会合作,而成吉思汗黄金家族的富裕更多是源于对抗性抢掠。
如何让合作选项优于对抗选项?
道金斯《自私的基因》一书中通过计算机模拟得出的结论是:好人(不主动骗人但会报复的一方)采用“对等报复”策略,系统会趋向稳态并创造最大的总收益。
学会对等报复的社会,才能进行最大范围的合作,才能获得最大的总收益。
社会道德的形成并非自发,而是不讲规则的人会受到别人对等反制,才能让社会道德(而非本能道德)形成。任何一个合作的执行成果,并不仅仅决定于合作的前景,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报复的后果。
对等性(公正性)是最重要的道德法律基础,这是《黑天鹅》作者塔勒布的观点。
文明竞争优胜劣汰会将好的社会道德(具有对等性、公正性)保存下来,并以各种形式(道德、法治、宗教)固化,进而形成道德、法治或神权社会。但社会道德(或法治或宗教形式)与人的本性(本能道德)是有冲突的。
无论是道德还是法治还是宗教,都是以种种规则让人不能做这不能做那,作出种种约束,并让人习惯于这些约束。这些约束就是群体内合作的基础,但这些约束会与人的本性有所冲突,遵守规则不是人的本性,挑战规则才是人的本性。
当文明竞争压力降低之时(或需要对外转嫁矛盾之时),社会规则就很容易受到挑战,社会道德也很容易被本能道德(民粹化)挑战,破坏大范围合作的基础就会受到破坏。
公正,是道德的基础;
道德,是秩序的基础;
秩序,是理性的基础。
理性,是文明的基础。
所以,公正,基础中的基础。
有的人,你跟他讲道理,他跟你耍流氓;你跟他耍流氓,他跟你讲法制;你跟他讲法制,他跟你讲道理。
这样的基础就会摇摇欲坠!
常见的理性经济学个人逐利模式(网络图片)
四 非理性萧条
经济学默认人是理性的,理性包括决策的前后一致性,但实际上,很多时候,人会自相矛盾。
心理学大师、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丹尼尔·卡尼曼在他的书《思考,快与慢》中深刻解读了这种不一致性。
人并不总是会理性的选择最佳方案,也可能在心理的影响下主动选择不利方案,一个朋友的同学的小姨投资获利巨大的精彩故事,可能会随时让你改变对危险投资的看法。
按投资心理来说,大资金都是关乎身家性命的,投资上一般会追求安全性;小资金却很可以博一下。理性情况下,人对两种资金的界限分的十分清楚。但央行放水实际上是在通过向系统转嫁风险来降低投资资金的风险,这种情况下,资金加杠杆是明智的,小资金投资过程中可能就会顺风顺水,顺风顺水就会乐观,乐观不但会高估赢的概率,还会提高决策权重。这种加杠杆行为还会刺激经济进入非理性繁荣阶段,从而延长投资顺风顺水的时长。
于是,投入资金量逐步加大,最后就迷失了界限,在高风险投资中押上了身家性命。
这时的投资已经形成了对央行放水的依赖,一旦央行放水能力跟不上,投资就会受到影响,就会进入恐慌阶段。加杠杆转为去杠杆,然而,这个时侯的投资却已经压上了身家性命……
然后,非理性萧条了!
偏离轨道的非理性繁荣必然会带来恶果。但很多时候,非理性繁荣,短时间也可以止疼——只要后果是别人承担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