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韵艺术团的中国古典舞(图片来源:免费图片)
神韵演出的标志是中国古典舞。但是,每一季演出我们都会带来独特的民族民间舞。这些舞蹈热情四溢、节奏明快、服饰多彩,并且时常搭配新颖的道具。那么您是否知道,中国古典舞与民族民间舞的主要区别在哪里呢?
中国有56个少数民族,包括蒙古族、藏族、满族、彝族、苗族和傣族。有些民族各自内部还有不同的分支,比如彝族内的小族群就说著6种互不相通的语言。
从北方的草原到南方亚热带地区,从东边的滨海城市到西方的大沙漠,这些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文化传统各不相同,有些习俗(包括舞蹈)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
民族舞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常常用于节日庆典和祭神仪式。民族舞的舞蹈动作也体现了这些少数民族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以蒙古族舞蹈为例,它体现了游牧民族的生活特点。大多数舞蹈动作模拟骑马、打猎、奔驰的骏马和翱翔的苍鹰。在蒙古舞中,常以各种餐具(碗、筷、盅)作为道具,这是因为在传统庆典的宴席上,蒙古人常在席间起舞,表达他们对客人那一份诚挚热情的心意。蒙古舞蹈带有一种自信爽朗、豪放不羁的特性,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民间舞
中国民间舞主要是指汉民族的民间舞蹈,不同地区的民间舞各自有其独特的风格。
在历史上,民间舞主要用于祭神祭祖和丰收庆典。源自百姓在祭祀土地神的社日、元宵灯会、节日庙会等庆典上的舞蹈。在东北,民间舞以秧歌著称,如东北秧歌、胶州秧歌、山东鼓子秧歌等;在南方则以花鼓、花灯闻名;在西北则以腰鼓舞最为人熟知,如安塞腰鼓。所用道具主要有手绢、彩绸、大小腰鼓、手鼓和扇子。
民族民间舞不是指一种系统的艺术表演形式,而是中国不同地域舞种的统称,它们也具有悠久的历史。在神韵演出中,民族民间舞丰富了观众对于华夏文明全方位的体验。
中国古典舞
中国古典舞是一种具有丰富表现力、系统完备的艺术表演形式,包含一套完整训练方法和跳、转、翻、毯子功技巧,其舞蹈语汇超越了地域种族的侷限,是全世界都能听懂的语言。
中国古典舞历经了数千年的锤炼和完善,最初在宫廷中上演,继而流入民间。在早期成形阶段,舞蹈深受武术影响,继而又采用了戏剧中的一些身法。从一些舞蹈动作的名称中可以看出其与武术的渊源,如“剑指”、“弓箭步”、“马步”和“风火轮”等。
古典舞对专业舞蹈演员的要求十分严苛,演员需具备很高的肢体柔软度、肌肉能力、协调性,能够掌握跳、转,以及毯子功翻腾等技巧。
许多民族民间舞要求对于道具的娴熟控制能力,如东北秧歌有抛接手绢的高难度动作,蒙古顶碗舞极为考验演员的平衡能力。在古典舞中,也有对于道具的巧妙运用,如女子舞中的水袖就十分考验演员在一收一放中刚柔并施的力量。
民族民间舞体现了不同民族质朴、热情的民风。中国古典舞有悠久的历史和细腻独特的东方韵味,可以表现不同的历史情境、人物个性,以及较为复杂的故事背景。在叙述历朝传奇时,古典舞更能体现华夏民族的精神和内心的操守,将五千年文明的精华淋漓尽致地展现。
当中国古典舞和民族民间舞同台上演,历史真实的面貌将跨越地域阻隔,从微观至宏观生动地浮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