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孩童徐人瑞在死而复生后,智慧大开,被视为神童。(图片来源:Pixabay)
明朝时期,有一位孩童死而复生,从此智慧大开,被视为神童。其后幸得赤须道士传授妙诀,进入林屋洞天,编修仙史。他开馆授学养母,行医济世救人,不远万里寻亲报恩。因其德行仁孝,修道有成,全家人都随之受益,得以超脱……
慧通子,本名徐人瑞,字辑五,生于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四月初八日,是明朝初年滇池侯徐英(1434年—?)与宏氏之子。
慧通大约七八岁时,曾死而复生,此后忽然神慧大开,聪颖非常。在他年幼时,又幸得韩姓老师教授,因此能深通经史,所以乡里人都称他是神童。
慧通天性恬然淡泊,素有修行的志向。一天,他从学馆回家,途中遇到一位赤须道士招唤他,说:“孩子,你有心学道,是否晓得道不远人?秉承忠孝仁义,是修道的基础。”赤须道士遂即传给慧通道门妙品,随后就走入深林,消失了踪影。
慧通的父亲徐英,常年军务倥偬,辗转在外,直到慧通出生,都没能回家。从未见过父亲的慧通,想到多年在外的父亲,心存报恩之念,也曾有云游天下寻找父亲的念头,但转念想到,若留下母亲孤独清苦,无人奉养,也就不敢冒然出行。
慧通后来娶陶氏为妻。陶氏幼名钟姑,比慧通小一岁。巧的是,夫妻俩同月同日同时辰出生。陶氏兰心慧质,心地善良且悟性高,又能读懂古经文,而且侍奉婆婆非常孝顺。夫妇俩平日恭敬地侍奉老母亲,乡里人称他们为双孝。慧通幸得贤妻相助,于是招聚学徒授学,以塾师的酬金奉养母亲。后来,慧通转而学医,他精通痘科,兼善治疫疠。当时因得到他的救治,頼以幸存者,不可胜数。
慧通的姐姐嫁给了娄江的朱云章,此人好交游、重义气,常言要为朝廷出力,以图取功名,为此慧通常暗自为姐夫忧心。后来慧通听闻姐夫朱云章因起兵救援君王而战死,遂即乘舟前往吊慰姐姐。姐夫之死,令他又想起从军在外的父亲生死未卜,寻亲的念头因而愈加迫切。
这年已三十岁的慧通,穿一身天蓝色衣袍,飘飘然犹如神仙,他㩦着二个童子,离家寻父。他们一路乘船来到江西,沿路遇到很多小儿患病者都来找他医病。沿途他往往只留下生活所需,除此之外,身上的全数物品全都赠予贫苦百姓。
慧通辗转于楚蜀,来到瞿塘三峡,他听说父亲徐侯在滇南,于是前去寻找。来到沭府询问后,才得知父亲鎭守大理,且已去世二年。慧通沉痛欲绝,哭着来到大理。他按照地址找到一户人家,步入中庭后,忽然看见两个少年走了出来,睁大眼睛看着他。慧通与少年彼此都感到惊讶疑惑。
原来当年,父亲徐侯听说妻子宏氏生子时,难产而亡,所以纳了严、唐二个姫妾,以延徐家香火,所以有了这二个孩子。慧通与两位少年这才方知,彼此是同父异母的兄弟。慧通遂即恭请两姨出来,并向她们行礼。慧通也请二弟领他到亡父墓地祭拜,并在墓旁结庐服丧七日,期间悲伤哀戚。
慧通返家前,邀请两姨与二弟一起东归。她们因姻亲在此,不愿前往异地,于是慧通拜别他们就启程返家。
一回到家,慧通才惊觉,自从自己离开后,老母亲积思成虑,卒然去世。
不久后,慧通幼年时曾遇到的赤须道人,又忽然前来。道人说:“我是西山的隐仙,听说你孝德动天,应当长生,超脱尘世为仙。”说着,召唤慧通夫妇向前,传给他们大丹妙诀,夫妇二人礼拜隐仙为师。隐仙离去,慧通夫妇各自净扫丹房,每日勤心修炼。不到一年,就炼成了金丹。
一天出游西山,慧通再次遇到仙师。他就在林屋洞天(道家十大洞天之一),起炉超炼。
起初,慧通初入西山,看见危岩深处有一座石门,于是屈身而入,伏行很久后,发现原来洞中别有天地:林泉旷廓,云水飞扬,溪山间的猿猴与鹤鸟,彼此啸吟于云烟之外。至于瓦舍楼台式样,则与人间没有差别。遍观闲院,慧通不知自己身在何处。
这时,突然出现二名差吏。他们说:“奉玄圣之命,专候仙才。”遂即引领慧通来到一座石楼,匾额上写着:“玞楼华藏”。二吏带他来到这里,就转身关门而去。
慧通在此静坐沉思。期间有一仆人专门侍奉他饮食,而且桌上放有琴书,并备有茶水。慧通发现楼壁上面出现太上敕笺,命慧通仔细地检查道书,篡修仙史。待功成之后,允许他们全家相见。
于是,慧通每日勤恳研习。凡是古今仙道神迹,大道流传,慧通都逐一编次详明,使得仙史清晰明了,犹如星日一般次序分明。
就这样,不知道过了多久,慧通看见一位丈人开门而入。那丈人自称是这儿的洞主,名号灵威子。慧通礼拜洞主,并祈求允许他在此畅游。灵威子同意了,还让他去见家人。慧通在青童的引导下,来到东堂。先是看见了妻子陶氏,又进入内院,看见母亲同一蓄胡的老叟,并肩坐在逍遥榻上。
慧通泣拜母亲,问她怎么来到了这里?原来他的母亲去世后,看见了赤须道人。道人督命一金刚神,日夜围护着她,并说:“等你的儿子道成之后,即能与他登上仙界。”而那位并坐一旁的老者,就是慧通的父亲。一时间,慧通与父母、妻子在林屋洞天中团圆。
慧通开馆授学,奉养母亲;挟济人之术医救世人;不远万里寻亲,可谓仁孝兼备!他来到玞楼编修仙史,功成之后,全家得以超脱尘世,荣登天界。慧通修成得道,位列仙班,连同他的父母妻子都跟着受益。上天向来眷顾仁孝之人,对其施予善报不爽。
(事据《张三丰先生全集》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