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事业关乎历史谎言与真相。(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看中国2021年5月27日讯】(看中国记者邢亚男综合报导)5月22日,在中国大陆享有“杂交水稻之父”之誉的袁隆平逝世,享年91岁。中国官方给予其极高的评价,称未入党的袁隆平为“同志”;警方在网络发起了抓捕异议者的行动;官媒在袁隆平的纪念文章中篡改历史,官方的诸多行动,引发了科学家身后的舆论风潮,这些讨论关乎历史谎言与真相。
侮辱袁隆平?
多地网友遭刑事拘留
袁隆平逝世后,多地网友因讨论相关话题遭到抓捕。北京、天津、河南、广东、福建、江苏、重庆等省市的警方已陆续通报了“侮辱袁隆平”的网络留言者,但警方在通报时,并未透露网民们具体发表的是什么“侮辱性言论”。
对当局此种行为,北京异议人士季风表示,大部分网民并没有对袁隆平的贡献不满:“绝大多数评论者是理性的人,不会冲着袁隆平本人去的。公正的说袁隆平作为一个科学家,他是有足够资格的,值得人们尊重的。大家不愿意看到官方造神,把他神话化,认为如果没有他,中国人会饿肚子。但事实并非如此,现在我们还在大量的进口欧美的粮食。”
评论员安德烈表示,袁隆平逝世,引起全国哀悼,当之无愧。但在一个把一切功劳和人民英雄都要纳入党领导下的国家,发生了一些不该发生的事。仅仅因为少数人对袁隆平有非议,就被以“英雄烈士不容亵渎”为名抓走,给科学家的悼念会添了肃杀之气。《英烈法》实质成了统一思想法,袁隆平在世也不会赞成这种令其蒙羞的粗暴做法。
官媒文章篡改历史
引发大众寻求真相
袁隆平病逝同日,官媒新华社英文版特别发布一篇题为《中国聚焦:“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91岁去世》(China Focus:"Father of hybrid rice"Yuan Longping dies at 91)的文章,称袁隆平从事杂交水稻研究的主要原因是他在1949年之前看到过饿死的人。“‘我在1949年之前见过饿殍倒在路上的心碎场景’,袁在回忆一个在中国连吃到足够的东西都是严重问题的时代时说,‘这是使我投身于杂交水稻研究的主要原因。’”
但新华社该文立即引来口诛笔伐,指责官媒篡改历史。连官媒自己的历史记录都显示,促使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的主要原因是,他在中共建政后的大跃进时期(1958年~1960年)见到过饿殍。如2007年5月22日,“新华网”文章《大功至伟袁隆平:我是人民科学家》中称,袁隆平是在大跃进期间于湖南看到了饿殍,才“选择了杂交水稻这道科研课题”。
中共官方宣传所谓“三年自然灾害”,更被指是甩锅于天。1959年至1961年连续爆发三年大饥荒,其实并没有特别突出的天灾,官方记录的各地气候旱涝灾害等和此前正常年份大致持平。而1958年中共发起“大跃进”,鼓励全民大炼钢铁、放卫星,各地大搞人民公社,谎称粮食亩产万斤,是导致多地饿死人的制度悲剧。前新华社高级记者、《炎黄春秋》杂志副社长杨继绳关于大饥荒的权威研究表明,从1958年到1962年,中国饿死3,600万人,因饥饿出生率降低,少出生人数4,000万人,两者共计7,600万人,惨烈程度远远超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袁隆平一生不入党团
为何却被捧上“神坛”
在“共和国勋章”的9位获得者中,袁隆平是其中唯一未入党、团的科学家。5月24日,在袁隆平的告别式上,习近平以及中共官方对他使用了素来保留给党内人士的称呼——“同志”,被指反常。
“北京之春”荣誉总编胡平说,“袁隆平没入党,这很难的,因为像他这样的著名专家,党组织会几次三番的动员你入党的,而一般人在这种情况下是很难拒绝的。”而袁隆平不入党的理由是自己“不懂政治”。
评论认为,袁隆平不入党或与其家庭和经历有关。袁隆平的父亲曾在国民政府侨务委员会任职,母亲毕业于教会学校,属于“黑五类”家庭,是被批斗的对象。袁隆平还曾对“大跃进”与“文革”提出批评。他说,三年大饥荒刚过去没几年,1966年文化大革命又乱搞一气,“又把知识份子搞倒一批”,把中国这个文明古国“搞得这么乱七八糟”。
对于袁隆平被为何被称为“同志”,被捧上“神坛”,时事评论员唐靖远表示,事实上,当年“大跃进”一停止,饥荒也很快就结束。有人做过大致的统计,袁隆平的水稻大约占粮食总产量1/30。中共曾经反复把“用全世界7%耕地养活了22%人口”当作自己的卓越政绩大肆渲染,这个复杂的、很专业的巨大的谎言是如何让普罗大众简单接受?就是通过袁隆平这样一个有血有肉的“民族救星”的英雄形象实现的。国人通过接受袁隆平,自然就接受了“中共养活中国人”这个潜在的主题设定,这二者是捆绑在一起的。唐靖远指出:“打击质疑袁隆平的人,并不是真的想保护袁隆平的声誉,而是要保护背后中共挂钩的的政权合法性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