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在一首送别词中,向我们展现了伤感中不乏暖意,惆怅时不忘乐观的心境。(图片来源: Winnie Wang/看中国)
诸君可以尝试回顾一下,当你在送别亲友时,心情难道只感觉到伤感与不舍吗?倘若离别之人与你心心相印,那么在惜别之余,或许将会多了一分豁达与超脱。像北宋大词人苏东坡在一首送别词中,便向我们展现了与众不同的心境:伤感中不乏暖意,惆怅时不忘乐观。现在就来谈谈这一首《蝶恋花・暮春别李公择》。原词如下:
《蝶恋花・暮春别李公择》
簌簌无风花自堕。寂寞园林,柳老樱桃过。
落日有情还照座。山青一点横云破。
路尽河回人转柁。系缆渔村,月暗孤灯火。
凭仗飞魂招楚些。我思君处君思我。
东坡不仅心境不凡,遣词造句亦不俗。
下面笔者先为诸君解释词意,随后逐句赏析这阕词妙在何处。
释义
时值暮春,纵然没有一丝风吹过,花儿也纷纷凋谢坠落。杨柳日渐衰老,樱桃成熟的时节也已过。昔日的园林春意喧闹,无奈如今只余一片寂寞。唯有落日多情,以最后的阳光返照座席陪伴着我们。再看高耸的青山,似乎有意从白云里探出头来,露出一点青色。
陆上道路已尽,不得不乘舟而行,而河湾迂曲,船夫需不断转舵。夜幕降临,船泊于渔村旁。当时月色黯淡,茫茫黑夜里似乎只有一盏孤灯亮着。我像《楚辞・招魂》召唤魂魄那样,召唤离去的友人。我思念你的时候,你也在思念着我吧。
赏析
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春,苏轼自密州至京师开封,旋移至徐州。途经齐州时,喜遇老友齐州太守李公择,可惜数日后又将分别,故在席上赋此词留别,透过对暮春景色的描写与对未来的想像抒发情感。
开篇之句“簌簌无风花自堕”便令人拍案称绝!如果拿这句与唐代诗人元稹“风动落花红簌簌”一句做对比,就会发现苏东坡笔下的花落别有一番滋味。风吹花落是大部分文人都能捕捉到的景物,而苏轼在前人之作的基础上强调“无风花自堕”,更添一分哀伤。此句为后文定下了基调,并暗示苏轼跟挚友将分别——即使无风,花也会落;即使无人催促,你我也终有别离的一天。
随后一句“寂寞园林,柳老樱桃过”,虽然简单易懂却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柳老樱桃过”承接前文花落,进一步点明暮春时节,而“寂寞园林”则与下文“落日有情”形成对比。其中“老”字用得妙,不仅使用拟人手法,同时暗指时光匆匆无情,转眼春逝,人短暂相聚后也将离散。“柳老樱桃过”与蒋捷之句“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异曲同工,皆把抽象的时间形象化。
“落日有情还照座”:苏轼与李公择临别之际,地上园林寂静萧瑟,倒是天上夕阳有情有义,似在替人依依惜别,情意绵绵地将余辉洒落在席间座上,给人一丝暖意与慰藉。从这里可看出,作者不想让离别的气氛过度哀伤,于是将自己的情感赋予夕阳,多了一份乐观与开朗。阳光为暖色调,虽已近黄昏,但也冲淡了之前花落柳老的冷清萧瑟。此句让笔者联想到了李白的“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两者皆寓情于景、藉景抒情,为送别之场景增添了一丝人情味。
后一句“山青一点横云破”进一步将气氛回暖,给人一线生机的感觉:远处山峰被白云笼罩,可山峰似乎不甘遭到埋没,即使只有露出一点山尖也要努力冲破云海。“破”字用得极好,不单押韵,也化静为动,赋予静止的青山一丝活力。常读东坡词的人想必都知道,苏东坡是热爱山水、性情豁达之人,纵然仕途坎坷,也总能发现不一样的风景,而“山青一点横云破”则印证苏轼的乐观——当旁人只看到云雾缭绕时,作者却能看到破云而出。
下阕,作者想像别后途中的境况,气氛又转孤寂低沉,却也不忘透露一丝暖意。其中“路尽河回人转柁”可能有消极与积极两层意思:(1)船一转舵,再也看不见对方,岸上人亦送到河曲处为止。作者与知音分别后,自此又是孤身行于世间。(2)人生恰如曲折的河湾,道阻且长,一路坎坷。然而“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上的路走到了尽头,但仍有水路可走,而即使水道迂回曲折,只要灵活转舵,同样能抵达彼岸。如苏轼《水调歌头》所言:“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聚散离合本是常事,何须为离别痛苦不已?路尽后河回,离别后重逢,否极而泰来。
“系缆渔村,月暗孤灯火”:夜深孤单时,也是极易开始思念友人时。暗与孤二字连用,以景物之冷寂侧面表现人内心的孤独,自然而然地引出作者对李公择的想念。
“凭仗飞魂招楚些”:此处用典,“楚些”指屈原所作的《楚辞招魂》,因《招魂》句尾多用“些”字,故称“楚些”。此处“飞魂招楚些”表面意为像召唤魂魄那样召唤离去的友人,既可指用诗书向友人问候致意,也可能暗中表达了希望朝廷召他们二人回去的愿望(苏东坡与李公择皆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遭贬)。在此顺便解释:招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仪式,楚地也有类似的仪式,这个过程被写入了《楚辞・招魂》,文章典雅,用词精美。
最终的“我思君处君思我”堪称是画龙点睛之笔,将思念上升至莫逆相契的高度,再次由低沉转向开朗:你我彼此思念着对方,此次分离只不过是物理距离的改变,而心始终都在一处。这里也间接体现出苏轼与李公择间友谊深厚。该句和唐代杜甫《梦李白》之句“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异曲同工(杜甫也在揣摩老朋友李白的心理,他不说自己梦见了李白,而说李白因知晓杜甫一直思念他的心意,故而来到杜甫梦中),也令人不禁想起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君知我心,我明君意,或许这即是古人友谊的最高境界吧。
纵览全篇,七分为惜别与伤感,三分为豁达与暖意,豪婉相融,饱含哲理,苏轼的这阕送别词可谓是别有洞天。
苏轼笔下无常也是常态
苏轼一生坎坷,却能从悲中见喜,视无常为常态。除上述寒中有暖的送别词外,苏轼还有不少作品都向后人留下了他洒脱的心态:
雨骤风狂时,他却说“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亲人难聚时,他却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春光易逝,梨花开后终将落,他却说“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有家难回、壮志难酬之时,他却说“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国际知名作家林语堂曾如是评价苏轼:“苏轼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他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日常生活中,每逢苦于困境或悲于离别,不妨像苏轼那样换个角度思考,视无常为常态,或许你也能达到“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心境。
责任编辑:吾新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