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安法后,不少中港官员被美国制裁。昨日,北京当局审议反制裁法,林郑对此表示支持。图为2017年7月1日香港特区政府主要官员向国家主席习近平宣誓。(图片来源:香港政府新闻处)
【看中国2021年6月8日讯】去年,北京强推港版国安法后,美国先后四次制裁中港两地共35名官员,包括香港特首林郑月娥和14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昨日(7日),中共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反外国制裁法(草案)》二审稿。今日,林郑对此表示欢迎,强调要“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不过有学者指,法例会导致中国和国际社会的冲突升级,北京立法欲凸显其强势、不妥协的姿态,若一旦执行反制裁,后果将是悲剧性的。
去年8月7日,美国川普政府宣布制裁11名中港官员,包括特首林郑月娥,指控这些官员破坏香港的民主和自治。对于中共制定的《反外国制裁法》,林郑表示欢迎和支持。《苹果日报》采访了学者吴强,他认为国家之间“这种互动,这种报复,其实是自杀性的!”林郑的表态如同火上浇油。
吴强指,制定《反外国制裁法》的命令应来自中央最高层,主要参照俄罗斯2018年针对美国所制定的反制裁法案。去年12月,12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被美国制裁,当局于拟定反制裁法也有着强烈的立法冲动。事件再次反映中央高层越来越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热衷于以立法方式来实现所谓的依法治国,令相关政策具法律根据。
不过,他指制裁与反制裁,是一种螺旋上升的外交报复性冲突,据西方学者而言,这属冷战时期的一种互不妥协的抟奕,“这种互动,这种报复,其实是自杀性的”,双方或因缺乏对话条件而引致误会,随时爆发更严重冲突。事实上,俄罗斯例子已证明,制订反制裁法没有什么意义,只会令该国陷于过于孤立处境。
吴强说,当前中国对国际关系高度依赖,这种制裁和各反制裁的方式,绝对不太适合于当前的中国。中国与国际社会不需要“对等报复”,反而需要在保障自由、人权和市场开放等各领域上“对等对待”。但北京近次立法意图,却是要强化不妥协的姿态,实际上是宣示民族主义情绪的讯号,若果真的依法律执行,后果将是悲剧性的,这只会加速中国和国际社会之间的对抗升级。
吴强续指,无论是全国人大、外交部,还是商务部的这些官员,事实上都在不断地制造对抗,并将对抗升级,然后等待对抗变成巨的危机,待最高领袖出面解决。但届时是否“覆水难收”,则是另一个问题了。
美国制裁中港官员名单一览
2020年8月,第一轮制裁(11人):香港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律政司司长郑若骅、特首办主任兼国安委秘书长陈国基、保安局局长李家超、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曾国卫、警务处处长邓炳强、前警务处处长卢伟聪,内地官员包括香港中联办主任兼国家安全事务顾问骆惠宁、驻港维护国家安全公署署长郑雁雄、港澳办主任夏宝龙及港澳办副主任张晓明
2020年11月,第二轮制裁(4人):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副主任邓中华、中央驻港国安公署副署长李江舟、香港警务处副处长负责国家安全的刘赐蕙、香港警队国安处高级警司李桂华
2020年12月,第三轮制裁(14人):中共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蔡达峰、曹建明、陈竺、白玛赤林、丁仲礼、郝明金、艾力更·依明巴海、吉炳轩、沈跃跃、万鄂湘、王晨、王东明、武维华、张春贤
2021年1月,第四轮制裁(6人):美国宣布制裁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尤权、中央驻港维护国家安全公署副署长孙青野、全国人大常委谭耀宗、香港警务处国家安全处处长蔡展鹏、负责国家安全的警务处助理处长简启恩、江学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