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战争(示意图/图片来源:Adobe Stock)
【看中国2021年6月29日讯】我们在看史书或电视剧时,总是能看到很多一个场景,数十万大军在围攻一座城池,双方互相拉锯,使用各种进攻和防御器械,往往一场攻城战下来双方都会损失巨大。很多人不明白,古人打仗,攻城战费时费力,而且还损失这么大,为何不绕道而行,直接去目的地不就好了?那么在古代战场上真的可以这样吗?
一、古代战争中为何不能绕行
1、占领城池的正面影响
在古代社会,城市所在的地方往往是一个地区的战略要地和经济中心,在发生战争的时候,军队其实是可以绕行的,但却不能这么做,为什么呢?
首先,攻占了城池之后在政治上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力,也就是可以威慑到地方,给其心理上带来沉重的打击。现代战争中往往是用现代化的武器来攻击城市,其战略目的就是破坏敌国的区域经济命脉,在民众中制造恐慌并且扰乱社会秩序。
在古代的时候,中国是典型的农耕经济,攻占了城池之后经济上的反应是相对较小的,但政治上的影响力巨大。比如三国时代著名的襄樊之战,关羽只是几次挫败了曹军,还没有拿下襄樊就已经威震华夏了,甚至曹操还一度打算迁都以避其锋芒,可见攻城的威力有多大。
另外,几乎所有时期的战争打的都是经济战,拼的是双方的财力,在冷兵器时代保障后勤是战争的首要问题,城市内的经济繁荣,不仅商贸发达而且还有很多的粮草辎重储备,有些城池内还有世家豪族,他们那里还有数之不尽的财物以及军械,这些都是攻下城池后可以立即获得的。
当然了,城池中还有很多的东西,比如各种珍稀的物品,这些都是可以拿来赏赐部下,激励士气的。
2、绕行带来的危险
战争的目的关键还是消灭地方的有生力量,削弱其军事实力,重要的城池肯定都有重兵把守,在对这些城池发动进攻的时候,敌国也会大概率派出援兵,这可以做到围点打援,打乱整个战场上地方的部属,有可能还会多点开花,为军队创造很多难得的战机。
在著名的夷陵之战中,陆逊就采取了战略性的撤退,刘备虽然占据了很多东吴的国土,但没有成功消灭其有生力量,结果最后遭到了反扑,一战就宣告了失败。如果你选择绕行的话,就等于是把自己的大后方交给了敌人,这会有很高的风险。
具体来说,第一,敌方很容易切断军队的交通补给线,大军在前线战斗,结果没有了后勤保障,战斗力就会很快瓦解。
第二,当正前方遇到激烈抵抗的时候,你背后没有攻下来的城池,就可能被敌方主动出击,陷入被敌军前后夹击的危险状况。危险程度可想而知。
因此,古人打仗明知攻打一座城池费时费力,甚至造成士兵的大量伤亡,但也只能勇字当头只身肉搏,别无选择。
战争的发展形式:
1、人力化战争:最早的打仗方法,武器十分简陋,靠人海战术,哪方人员多哪方就占有绝对优势。可以推至(公元前300年)春秋战国时代以前。
2、火药化战争:秦时(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为了长生不老,炼长生不老药,无意间发明出火药,且发现火药在狭小的空间燃烧时会发生爆炸形成巨大的杀伤力。在之后的上千年里火药成为了各国主要发展的军事武器。
3、机械化战争:其原理是利用机动力将武器运用到海陆空,达到迅速有效的平面或立体化作战。此时人类已正确的认识到科学在战争中的必要性,并已开始运用。是一战和二战时的主力武器。
4、信息化战争:主要使用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武器装备系统、以信息为主要资源、以信息化军队为主体、以信息中心战为主要作战方式,以争夺信息资源为直接目标,并以相应的军事理论为指导的战争。人类已成熟的可以利用电磁来进行通讯,获取情报,控制机械,以及干扰敌方。是现在至公元2100年以前各国的主力武器。
5、智能化战争:在各国的科学竞赛的不断发展的刺激下,人类在公元2100年之后已慢慢掌握智能化。智能化战争主要是为了让战争机器有条件反射性反应,而机器会对环境的分析做出相应的动作或程序。但主电源依然被人类控制,防止智能机械有造反之内的举动。之后因人类担心武器的化合物对地球的生态造成影响,各强国都开始着手太空武器,太空武器已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
6、太空战争:随着科技的发展,公元2500年后世界各列强国开始在太空离地球近的行星上建立军事基地。水可被分解后进行聚变微型核反应。反物质技术也有了很大的突破,人类已完全解决了能源问题。人类对地球的生态保护已有了成熟的认识,强国之间的战争将逐渐不会在地球上进行。以地球最近的行星-月球,将成为列强国的主要战场。全战场实事无人战争,也被成为人道主义战争。败的一方赔钱或割让太空领地……
7、生物战:生物战是指使用生物武器伤害人畜、毁坏农作物的一种作战,旧称细菌战。在作战中,通过各种方式施放生物战剂,造成对方军队和后方地区传染病流行,大面积农作物坏死,从而达到削弱对方战斗力,破坏其战争潜力的目的。
有人认为这次的COVID-19病毒其实就是一场生物战?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