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22日,郑州附近的巩义市(图片来源:JADE GAO/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1年7月24日讯】中国官方说,25死、7人失联,缘于郑州遭遇了千年不遇的降水。这说辞,信誓旦旦,掷地有声,如党每一次拍着胸脯的保证。
我溯了个源,果然发现973年前河南确实有过一场大雨,成有记载的黄河第三次改道,决口点大约就在今河南濮阳一带。除此以外,还有118年后,黄河第四次改道,又过了14年,黄河又一次决口。到了明清两朝,中原大雨频繁,黄河动不动就决口。比如,明朝时,黄河决溢143次,而明永乐年间的1410年,黄河灭开封城,1万4千户遇难。距今611年。
至于清朝、民国,再到现在,有详细记载的水患连绵,至于究竟哪一次算是千年不遇,就只能是本糊涂账了。
虽然中国现在满朝马屁精,但好在不掌握杀伐大权的中央气象台,还有一个不全顺着说的预报员陈涛。他称中国有严谨气象记录是在1950年以后,迄今为止,整个降雨量记录时间只有70年。
陈涛的话翻译过来就是——千年不遇这个锅,咱不背。
就地理证据来说,河南区域的洪灾,有黄河是否决口这个直接的参照物。但实际上,这次郑州的降水量,也就只是让上游几个远谈不上大的水库告急,泄洪,动用武警抢险百余人。而从郑州市城北趟过的黄河则波澜不惊,拒绝背千年不遇这个锅。
换句话说,黄河没决口,水库也没有崩坝,原本被称为最安全交通工具的地铁,这次淹死了人,河南和郑州的领导们急了,更何况,郑州市委书记徐立毅是杭大地理专业毕业的,还当过绍兴水利局一把手。
更引人注目的是,他和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都来自浙江,是习近平的之江新军亲信。咋办?竖起千年不遇的牌坊,甩锅!
虽然历史大多数时候都是一个被胜利者肆意轻薄的花姑娘,但人类毕竟是有记忆的。略翻一下河南的水患史,我们就能看到似曾相识的先例。
46年前的板桥水库等62座水库溃坝,连同救援不力导致的灾后瘟疫,总计超过22万人死亡。但此事被遮遮掩掩的披露则已是13年后。即便是现在,绝大多数中国人根本不知道那场悲剧。
但这个悲剧故事还只是讲了一半。
虽然官方鼓吹7月20日郑州遇到的是千年一遇的降水,但翻开第二天的《人民日报》,头版一片祥和,看不见那场已夺走数十人生命的暴雨的任何消息。翻遍当天的《人民日报》,只在第七版有一条关于官方救援的消息,至于那些死者,以及仍被困在水中的千万郑州个体的命运,则无迹可寻。
死者尸骨未寒,领导们抢着在报上打卡,《环球时报》与其老总胡锡进正指导欧洲抗洪,党和祖国正忙着虚构感动。他们用“千年一遇”的枝条,缀上代表“感动”的罂粟花,向习近平表演虔诚。
这揭示了一个残酷的事实——连续6次红色预警,都没能让党按下郑州的暂停键!幼稚园、学校继续上课,全市正常上班。为了不迟到,官方鼓励人们乘坐地铁……祖国看不见大雨,只需要你们劳动!
如他们几十年来的那句宣传语,为党上刀山,下火海。
至于那两个在地铁座位上端坐却死不瞑目的少女,那个从山东枣庄来的24岁的失踪少女,那个在街头的湍流中挣扎、追着被洪水卷走孩子的父亲,那个在繁华的街头苦苦抱着大树等待救援的女子,还有那些死在停电的ICU病房的患者和新生儿,生命在祖国眼中的份量,从来都只是无需多言之轻。
我们同时也能预见的是,只要刚穿上干衣服,郑州人民就又开始感恩戴德。如13年前的汶川,如一年前武汉。生者苟且,死者无言。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来源:自由亚洲电台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